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泡桐脱毒组培和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获得的C020、MB33、ZL-3、C125、YG、T1、9501、MG等泡桐不同品系组培苗,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和病菌检测,获得了其脱除泡桐丛枝植原体的脱毒组培苗.确定了适宜于不同品系的增殖培养条件和生根组培苗移栽至营养杯的基质.在中原地区,利用普通温棚春季营养杯苗移栽适宜时间为3月中旬至5月初,秋季移栽时间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季生产的营养杯苗当季栽植因木质化程度低需带钵运输和苗圃定植,而秋季生产的根系木质化程度高的自然落叶休眠的营养杯苗能够在低温下安全越冬,次年早春可以裸根运输和栽植.这种营养杯苗的秋季生产方式不仅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当年生长量,而且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析与揭示我国泡桐丛枝病发生区域扩散和流行规律, 科学制定病害防治策略与对策, 分别于2018年至2020年在我国4大泡桐分布区内选取37个代表性城市与乡镇调查点, 对泡桐丛枝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泡桐种类与栽植生境等进行了调查; 采集休眠病枝于室内水培萌芽和外植体组织培养, 并提取泡桐总DNA采用PCR与LAMP方法检测植原体?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4大泡桐分布区中黄淮海暖温区和西北干旱区是该病害发生的重病区, 而西南亚湿热区次之, 江南温暖湿润区受害最轻?多数情况下, 同一地区的城区与乡镇的总体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存在一致性; 在一些泡桐人工林主栽区与传统重病区呈现出中幼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泡桐丛枝病病情指数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除来自陕西省西安市楸叶泡桐组培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外, 其他不同泡桐种类和地区来源染病外植体的组培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93.3%~100%和52.1~76.9, 泡桐休眠病枝萌芽的植原体综合检出率为76.5%?因此认为我国泡桐丛枝病发生与危害的南轻北重差异受气候?寄主抗性以及种苗带菌等因子的影响; 研究结果将为针对不同生境的泡桐丛枝病制定综合防控策略与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5-2009年在河南濮阳市,用7个品系的脱毒组培苗进行了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的当年均不发病,第2年出现病株,在科学及时地清除发病苗后,第3年平均病株率有降低的趋势;在育苗和造林中,发病株率高低依次为T1、ZL-3、C020、MB33、YG、C125、SXM;过早地高强度修枝的平均发病株率极显著高于不修枝的;不同品系造林接干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