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以全国菜用大豆主产区的菜用大豆初选核心种质154份品种为材料,依据感官品质性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构建了由36份材料组成的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核心种质,并将构建的核心种质与原有种质进行遗传资源代表性及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核心种质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品质育种过程中,特异性状核心种质的构建可为有效利用种质资源提供一种便利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夏大豆南农88-31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南农88-31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九五”期间育成的夏大豆中熟新品种,1999年4月由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品质优良,是我省麦后茬较为理想的夏大豆种植品种。一、产量表现(一)品种比较产量南农8...  相似文献   
4.
大豆不同来源短叶柄性状的遗传和有关农艺性状表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吉林引入的短叶柄材料公交7622—4—1—4 在南京与2 个长叶柄亲本南农94—524、洪引1 号杂交,表现一对基因分离结果,其与南京发现的短叶柄材料NJ90L—1SP杂交,F1 和F2 均表现为短叶柄,表明二者有相同的遗传基础,因NJ90L—1SP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故推论公交7622—4—1—4 可能亦受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从南农86—4×D76—1609 组合BC2F2 群体初步结果表明,D76—1609 短叶柄性状与豆荚伏茸毛间存在连锁现象,重组率r= 3.01±1.21% 。源于NJ90L—1SP和公交7622—4—1—4 的短叶柄叶枕不正常,农艺性状较差,尚难直接利用;源于D76—1609 的短叶柄与长叶柄后代相比表现晚熟、较易倒伏,但有可能获得高产、抗倒重组类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1923-1995年育成的651个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23~1995年中国651个大豆育成品种(包括东北330个、黄淮海210个、南方111个)的系谱归纳出348个祖先亲本,将育成品种归属为348个细胞核家族和214个细胞质家族.全国每个育成品种实际使用的祖先亲本数由1960年前的平均1.59个增至1991~1995年的平均6.39个,总平均3.79个祖先亲本.从一个地区的祖先亲本总数着眼,东北、黄淮海、南方平均每个育成品种拥有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祖先亲本数分别是0.50个和O.25个、0.71个和0.40个、0.97个和0.54个.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并不平衡,各区均有少数祖先亲本在育成品种中占很大遗传份额,东北地区尤为突出.黑龙江、山东、吉林、江苏等省大豆育成品种的细胞质来源均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6.
1 我国大豆育种水平的评价及对策中国是世界上大豆品种育成数量最多的国家。1923~1995年共育成大豆品种651个,其中北方春大豆品种330个,黄淮海夏大豆品种210个,南方多熟制大豆品种111个。近十年来,全国有112个育种单位有新品种育成。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北京市育种水平较高,育成品种数也多。全国育成品种播种面积占大豆总面积90%以上,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为我国大豆生产作出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大豆产量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先进国家比较相差更大。为提高我国大豆产量与品质,必须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7.
8.
选择 2 5 6份我国各大豆栽培区代表性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 ,以国际通用的美国 0 0 0~X熟期组的 48份标准品种为对照 ,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光照处理试验 ,制订出与国际相衔接的我国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标准 ,将我国大豆划分为 0 0 0~IX熟期组 ;明确我国东北三省春豆归属 0 0 0~Ⅳ熟期组 ,并分析东北三省春豆熟期组地理分布概势。  相似文献   
9.
单季杂交稻高产群体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及粒重四个因素组成。在穗数和每穗粒数确定之后,产量几乎只由成熟率(结实率)决定(松岛,1957、1959),即单位面积上的实粒数,是直接决定产量的因素。水稻高产栽培存在着与地力及干物质生产相适应的粒数范围(松岛,1959;田中稔,1974)。村田等(1961)根据叶面积大小与净同化率的关系,提出了最适叶面积和最高叶面积系数(Donald,1958)的概念。角田曾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抽穗期叶面积系数与产量相关极显  相似文献   
10.
大豆叶形、短叶柄近等基因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与自交分离相结合以及自然变异选择的方法,从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杂交后代或天然变异中选育出3对叶形近等基因系NIL90—4、NIL91—1和NIL91—2,1对短叶柄近等基因系NIL93—1,其中NIL90—4和NIL93—1具有长花序性状。它们既可用于研究相对性状的基因作用,又可作为株型育种的良好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