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室白粉虱抗药性的成虫喷雾测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FAO提出的试验性的温室白粉虱成虫测定抗药性的方法,我们测定了温室或田间的白粉虱成虫经1992年和1993年用4种药剂每年各测定3次LC50(μg·g^-1),差异都不显著,其平均值溴氰菊酯分别为185.50和98.54,氰戊菊酯为1154.06和782.41,乐果为1 649.55和1 461.08以及优乐得为947.44和1 666.59;与1984年的抗性比,1992年溴氰菊酯、氰戊菊  相似文献   
2.
1962年在北京夏玉米上用顆粒剂防治玉米钻心虫的結果表明:心叶末期施5%DDT顆粒剂,防治一次,每株2克,在一般年份,从产量上来看是很有利的。同时对药剂残效,幼虫在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上的分布,以及顆粒剂在心叶期施药至抽雄后在植株上的分布测定,并結合顆粒剂小区防治試驗。分析結果说明:心叶末期施药,影响药效的主要原因,不是5%DDT残效的問題,而是抽雄后药剂在植株上部分布較少,尤其是包在雄穗节外的第一叶腋没有药,而此时期,幼虫在植株上部分布較多,同时DDT速效也不如666。  相似文献   
3.
寄主植物对桃蚜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1995~1996年研究了寄主植物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诱导作用。在试验的甘蓝、茄子和桃树3种寄主植物中,取食甘蓝的桃蚜种群CarE和AChE活性最高,取食茄子和桃树的桃蚜种群CarE活性没有明显不同,而AChE活性取食茄子的桃蚜种群明显高于取食桃树的种群。CarE与底物的亲和力是桃树>茄子>甘蓝,而AChE与底物的亲和力则是甘蓝>茄子>桃树。AChE与毒扁豆碱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大小顺序为甘蓝>桃树>茄子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机制及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用叶片药膜法研究了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品系 对常用药剂的交互抗性谱以及增效醚(PB)和磷酸三苯酯(TPP)的增效作用。小菜蛾对阿 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联苯菊酯等菊酯类药剂间具有比较低的交互 抗性,对后者抗性为3~20倍,对阿维菌素的抗性为575.6倍;对氟虫脲和氟啶脲没有交互抗 性。PB和TPP对阿维菌素分别增效8.2和5.5倍,说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可能与多功能 氧化酶(MFO)和羧酸酯酶有关。通过差光谱技术测定了阿维菌素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细胞色 素P450的含量,抗性品系是敏感品系的1.38倍。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家蝇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基因表现型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8~1999年对北京地区室外家蝇种群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不敏感基因表现型进行了检测。以敏感品系为标准 ,海淀区 (A)、海淀区 (B)、丰台区、朝阳区家蝇种群具有的对敌敌畏不敏感基因表现型频率分别为 11%、34%、56%和24% ;对灭多威不敏感基因表现型频率为4%、4%、8%和20 %。ACh E对敌敌畏和灭多威的不敏感基因表现型 ,北京地区家蝇可分成4种 :1)对敌敌畏和灭多威均敏感型 ;2 )对敌敌畏不敏感 ,对灭多威敏感型 ;3)对敌敌畏敏感 ,对灭多威不敏感型 ;4 )对敌敌畏和灭多威均不敏感型。目前 ,在北京地区以对敌敌畏和灭多威均敏感的 ACh E表现型为主 ,其次为第二种类型 ,第三和第四种类型的频率不高。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含0.01%的芸香甙,槲皮素2-十三烷酮的人工饲料连续饲养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1~7代,测定不同处理的棉铃虫种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变化以及幼虫对杀虫剂的反应,以单独人工饲料养的各种作对照,芸香甙F1代对甲基硫磷的耐药性提高3倍,槲皮素F1,F2代和2-十三烷酮F1代对甲基对硫磷的耐药性有所提高,对灭多威和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7.
室内应用虫体浸渍及定量喷雾毒力法测定 LC_(50)结果表明;四种杀虫药剂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ea(F))的毒力下降顺序为抗蚜威、杀灭菊酯、乐果、丙体六六六;对七星甄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四个虫期的毒力表现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还可以看出抗药力下降顺序为卵、蛹、成虫、幼虫。通过七星瓢虫与麦长管蚜的毒效比可以看出抗蚜威对七星瓢虫极安全,毒效比最低是成虫也达到5877.3,其次是杀灭菊酯最低的是幼虫8.38,乐果最低的是成虫1.94,而丙体666最低的是幼虫只有0.54,极不安全,氧乐果与乐果差剐不大。对僵蚜内燕麦茧蜂(Aphidius avenea Haliday)蛹的毒力,除丙体666(LC_(50)=223.8)外都很低,此使用浓度高及低各9倍,蛹羽化率差异不显著。因此用最高浓度与麦蚜 LC_(50)的毒效比值,除丙体666为2.14外,其余都大于147,是很安全的。对燕麦茧蜂成虫,毒力下降顺序是乐果、丙体666、抗蚜威、杀灭菊酯。因此燕麦茧蜂成虫 LC_(50)与麦蚜 LC_(50)的毒效比最低是丙体666和乐果,都低于0.042,极不安全,最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 FAO 推荐的方法测定温室白粉虱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北京马连洼种群成虫羽化后第1,3,6,10,15,20天不同日龄成虫的毒力,随日龄增加而逐渐降低。LC_(50)为123.51~282.50μg/g,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186.63 μg/g.对田间自然混合日龄与饲养的不同日龄成虫的 LC_(50)之间亦无显著差异。成虫对药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若虫,但在不同和相同年份二种虫态的抗药性趋势是一致的。认为温室白粉虱抗药性监测,可采用田间混合日龄成虫代替饲养的不同日龄成虫或1日龄若虫进行监测则更为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蚜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麦蚜是北京郊区小麦主要害虫之一,麦蚜有四种,但最主要的是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ea(F)),为害主要在穗期,从灌浆始期至末期(5月18—27日)约10天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灌浆前中期(5月21—23日)的蚜量与小麦千粒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从三块麦田百株蚜量与小麦千粒重的直线回归方程计算出百株千头小麦千粒重损失分别为3.6%、2.48%和3.81%,平均3.3%。以北京郊区亩产400斤计算,防治可挽回小麦损失11.8斤,因此我们认为以灌浆前中期百株千头蚜虫为防治指标是合适的通过1981—1982年麦蚜发生的系统调查资料计算初步提出监视和短期测报的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抽穗末期60头,盛花期250头,和扬花末灌浆初420头供参考及生产上进一步考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