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72—1983年采用以人工接种为主,自然诱发为辅的鉴定方法,对2550个品种(系)(其中粳稻2255份,籼稻295份)进行了多次重复鉴定,从中筛选出高抗抗源395份,已被杂交育种选用111份,如春红、松前、合江  相似文献   
3.
1991—1992年进行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效果比较、不同鉴定方法效果比较,单一菌株与混合菌株接种效果比较及抗性分级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适宜恶苗病菌培养的培养基及水稻芽期用混合菌株浸菌接种的鉴定方法,以及抗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5.
郑镐燮  吕彬 《世界农业》1992,(10):36-36
日本近年来水稻恶苗病发生日趋严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发生了苯菌灵的抗性菌。 一、苯菌灵抗性菌的发生现状 日本关东、东北地方以东、以北是苯菌灵抗性菌发生较多的地带。自1980年在岩手、滋贺发现苯菌灵抗性菌以来,开展了全国性普查,到1986年,除恶苗病发生少的9个县外,其余38个县均进行了调查。鉴定结果,除5个县报告没有抗性菌外,33个县都  相似文献   
6.
7.
8.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特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镐燮 《植物保护》1990,16(3):13-14
本研究是中日协作研究项目之一。1987年,我们对水稻品种进行了不同叶龄时期接种和单一菌系与混合菌系接种效果比较的研究。在1987至1989年间,又用日本7个鉴别菌系测定本省部分水稻品种的抗性,并对参鉴品种进行了抗性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6年间,广泛测定了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及分布,中国小种的主要菌群的消长动态表现为:优势最强的是ZE菌群,出现频率高,分布极广;其次是ZA、ZD、ZF、ZB4菌群,其中ZA、ZB2菌群各年出现频率幅度波动较大,致病性较强。ZD、ZF两菌群出现频率年际间升降幅度不大,亦广泛分布全省各稻区,ZD菌群致病性较强;劣势菌群为ZG、ZC,尤以ZC菌群表现明显,出现频率极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