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多效唑(MET)是我国80年代中期自行研制合成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它具有提高秧苗素质,控长、促蘖、增加秧龄弹性,缓和季节矛盾、防败苗、节约用种、增加产量等作用。但在稻瘿蚊严重发生的稻作区,一种观点认为施用多效唑提早分蘖,缩短了分蘖时间,受稻瘿蚊危害较轻;另一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0年在团良繁站苹果园进行除草试验。施用茅草枯防治杂草,只要避免药剂碰到果树茎、叶,对苹果树无不良影响。以每亩用65%茅草  相似文献   
3.
郦子华 《广西植保》2000,13(1):35-37
三化螟是柳州地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1a发生 4代 ,以 1、 3代为害早、晚稻秧苗造成枯心苗 ;2、 4代为害早、晚稻孕穗至灌浆造成白穗和枯孕穗。 90年代平均每年实际损失粮食 2 379t,对水稻的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威胁。 1999年三化螟的发生是 90年代以来较重的一年。1  1999年三化螟发生实况  柳州地区 1999年水稻种植面积 :早稻10 .70万 hm2 ,中稻 1.87万 hm2 ,晚稻 9.0 6万 hm2 。由于气候的影响 ,早稻的播、插期比常年推迟、延长半个月左右。三化螟全年属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尤以第 1、 2、 3代的发生明显较往年重。各世代累计发生面积为…  相似文献   
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以下简称细条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已成为柳州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1994年杂交稻种紧缺,各地盲目调种,忽视检疫制度,使带病稻种人为地传播,扩散。同时,当年降雨频繁、又遭受洪涝、台风的影响,所以气候条件也十分有利于水稻细条病的发生、蔓延。因此,在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上均超过历史记录,在发生区域上,全地区10个县(市)均已成为病区。由于水稻细条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对该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也日益增多,但在具体标准、方法上亦需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目前,普遍是参照水稻白叶枯病的调查统计办法,这两种病害同是细菌性,发生在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的病害,有类似之处,可供参考,但在实际调查和统计工作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讨、修正。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