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以先玉335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s,DH)群体、掖107×昌7-2重组自交系(Recombined inbred lines,RIL)群体和京724×京92回交1代(Backcross,BC)群体为试材,采用全基因组覆盖的新型区块标记——单倍型标签多态性(haplotype-tag polymorphisms,HTP)标记,从基因型分离比、亲本遗传片段和重组交换3个角度解析DH、RIL、BC群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DH群体虽然偏分离高于BC群体,平均交换频率低于RIL群体,但该群体样本中不存在杂合和外源片段,均为纯合片段;平均亲本遗传片段长度为384个HTP,高于RIL群体;单代上拥有最高的重组交换次数,相较于其他群体,在群体特点和创制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多优势。  相似文献   
2.
MB和CMC液体培养基对禾谷镰孢产孢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谷镰孢分生孢子定量接种是研究作物抗禾谷镰孢的必要手段?本试验利用绿豆(mung bean, MB)与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lmethyl cellulose, CMC)液体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禾谷镰孢, 比较两种培养基对禾谷镰孢产孢效率的影响; 并用两种培养基诱导分生孢子制成相同浓度孢子悬浮液, 对75个玉米家系进行人工接种鉴定, 检测不同培养基所产分生孢子致病性差异?结果表明, CMC培养基诱导分生孢子增长率(k2=1.125)大于MB培养基诱导增长率(k1=0.844)?在培养第14天, MB培养基诱导获得的分生孢子平均浓度为2.51×105个/mL, CMC培养基诱导的为3.62×105个/mL, 比MB培养基诱导多44.22%?用两种培养基诱生的孢子进行田间接种, 玉米穗腐病发病程度无明显差异?CMC培养基具有产孢快?孢子浓度高的优点, 是一种适宜禾谷镰孢分生孢子诱生的高效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以最新选育的20个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以5个分别来自Suwan、Reid和非Reid三个杂种优势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共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宣威市、嵩明县2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鉴定,分析研究新选自交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YML12、YML11、YML20、YML05、YML07为综合性状配合力比较优良的自交系,较易组配出优良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潜力。杂交组合YML05×T1、YML12×T1、YML07×T1具有较高的产量对照优势,可进一步研究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单倍体诱导育种选系时先自交1~2代再诱导,可淘汰一些不利基因,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优良DH系,但不同育种材料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自交系R146与其早花期自然突变体ER146构建901个单株的F2群体,利用集群分离分析(BSA)中的欧氏距离(ED)算法与ΔSNP-index/ΔInDel-index算法,获得控制吐丝期性状基因的候选区间和位点,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通过ED值算法获得全基因组内最大的3号染色体上的ED关联区间,基于上述ED关联区间进一步通过ΔSNP-index/ΔInDel-index算法在此区间内检测出1个0.268 Mb的主效区间和19个微效位点。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发现,主效区间内的1个基因和微效位点中的5个基因与玉米花期相关,此外还在主效区间发现了2个潜在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