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试验自1982年开始进行,至1985年共试用三方面的生防措施,即(1)调整试区内所种的甘蔗品种,逐步淘汰比较感虫的品种(台糖134),留用和扩大种植抗虫性较强的(闽糖70/611、粤糖64/395等)品种的面积.(2)逐步推行蔗地间种早黄豆,以改善蔗地生态环境,诱致蔗绵蚜天敌提早发生和增加基数.(3)利用大突肩瓢虫、双带盘瓢虫等优势天敌控制蔗绵蚜危害.  相似文献   
3.
1982~1985年,在广西武鸣华侨农场进行保护利用瓢虫控制蔗田绵蚜为害试验。主要措施是保护安全越冬、越夏。冬季室内饲养,室温18~20℃,相对湿度75~85%;翌年4月,大突肩瓢虫越冬存活率为62,96~82.92%;双带盘瓢虫存活率45.71~100%。保护安全越夏的最适室温为23~26℃,相对湿度75~85%,大突肩瓢虫越夏存活率为69.13%(当年第一代成虫)和53.8%(越冬代成虫)。双带盘瓢虫抗逆性较强,在一般室内即能越夏。4年来累计释放两种瓢虫的成、幼虫共44661头,防治蔗田绵蚜效果明显,减少蚜害株率96.6%、蚜害叶片率90%。  相似文献   
4.
(1)在几种蔗螟(二点螟、条螟.黄螟)混合发生为害的蔗区,繁放赤眼蜂治螟时,把从不同种蔗螟卵采得的赤眼蜂分别繁育后,再合理的搭配、混合散放,可取得较好效果. (2)繁放赤眼蜂防治蔗螟害,除螟蛾发生量较高之年须放蜂三次以上外,一般只须在上半年第一、二代螟卵期放蜂2—3次,即可控制其害.因为上半年适时散放足够的蜂量后,下半年螟卵的自然寄生率已高达80%以上,毋须再进行人为繁放。  相似文献   
5.
广西螟卵啮小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螟卵啮小蜂Tetrastichus schoenobii Ferriere在广西分布普遍,北至全州,南至合浦、钦州,西至那坡、靖西、龙州,均有发生,但发生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2.广西的螟卵啮小蜂有几个不同的寄主来源,除三化螟外,还有荸荠白螟、蓆草白螟、莎草白螟等。这几种不同寄主来源的螟卵啮小蜂在室内可以用上述四种螟卵交互培养繁殖。 3.在室内饲养情况下,螟卵啮小蜂一年可以繁殖14~15代。主要以老熟幼虫过冬。 4.螟卵啮小蜂的成虫飞翔力颇强,有趋光性。其寿命因气候条件不同和有无补充营养而有异,夏秋期间寿命较短,冬春季节寿命较长。冬期世代用蜜糖水饲养时,平均寿命约22天。成虫一般在交配后24小时内即可产卵;也能孤雌生殖,但子代均为雄性。幼虫能咬食多个寄主卵粒,通常一三化螟卵块有10个以上螟卵啮小蜂幼虫时,该卵块多不能孵化蚁螟。啮小蜂幼虫多在寄主卵块内化蛹,但当寄主卵块被雨水浸淋、湿度过高时,老熟幼虫可爬出寄主卵块外化蛹。 5.经在室内用大指形管、蜂箱和大养虫笼饲养考查表明,三化螟卵的和白螟卵的啮小蜂对三化螟卵的寄生率均较高,两者无差异。但田间放蜂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来源的啮小啮对三化螟卵的寄生率均不高,尚不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6.
黑背小绿螽的成虫、若虫均咬食三化螟卵块;并捕食白螟、斜纹夜蛾的卵;叶蝉、稻虱、稻蝗的低龄若虫。在南宁、贵县等地一年发生两代,以卵越冬,卵散产于茭白、姜苗、禾本科杂草等的叶鞘内侧及稻兜株间。用人工配制的代饲料饲养,所得的成虫能继代繁殖。在稻田及时补充散放一定数量的适龄虫体,对控制三化螟害虫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防治农林植物病虫害工作,在广西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比较重视的.自那时以来,区内有关单位部分植保工作者已先后分别开展了与生物防治有关和直接利用生物防治病虫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概括的说,包括(一)害虫天敌的调查.(二)天敌的利用试验和利用天敌实施防治有关病虫.应用试验方面主要有:1.繁放赤眼蜂防治害虫;2.移放、助迁天敌防治害虫;3.利用微生物农药防治病虫;4.养放鸭治虫;5.结合综合防治,开展生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9.
1985年至1987年,在国营广西浪湾华侨农场4200余亩柑桔园,进行柑桔红蜘蛛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试区内柑桔红蜘蛛每年有4个发生为害高峰期;柑桔红蜘蛛的捕食性天敌有10余种,以食螨瓢虫类为优势种;加强冬防、合理用药、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协调配合运用的综合防治方案,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柑桔红蜘蛛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1985~1988年在国营广西浪湾华侨农场进行了柑桔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柑桔红蜘蛛、柑桔潜叶蛾、柑桔锈螨、蚧类和柑桔溃疡病是该场的主要病虫害,还有次要病虫10余种。(2)查知柑桔害虫天敌昆虫40余种。(3)总结提出一套可行的柑桔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和综合防治年防治历,并在该场实施,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