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报导黄肢散白蚁实验小群体工蚁产生无翅补充型的情况。实验证明:在室内饲养的黄肢散白蚁工蚁,在脱离原来群体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左右,便可产生无翅补充繁殖蚁,再经半个月左右,无翅补充型开始产卵,且实验群体越大,产生的补充型越多,产卵量也越大。在五个月的试验中,由20头散白蚁(工蚁19头、兵蚁1头)构成的群体,其产生的补充型产卵32粒,孵出幼蚁11.5头;160头散白蚁(工蚁152头、兵蚁8头)构成的群体,其产生的补充型产卵多达193粒,孵出幼蚁79.7头。电镜观察结果:黄肢散白蚁无翅补充型无复眼,触角16节,雌性腹部第1、8、9腹板退化;雄性第1腹板退化,第8、9腹板仍保存,且第9腹板中央具腹刺一对。  相似文献   
2.
收集了62种从东南亚进口的不同树种的木材,并作为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rmes domestictis(Haviland)的食料,让其原始繁殖蚁自行配对钻人这些木料中取食,建立新群体。观察该种白蚁对不同树种木材的取食状况,了解不同树种木材对该种白蚁初建群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白蚁食性广泛,能取食多种在分类上差异很大的木材,除坤甸外,均被其取食。试验用的全部木材对该种白蚁原始繁殖蚁配对没有影响,均有原始繁殖蚁配对钻人洞内。在配对3个月后解剖群体发现,除坤甸、樟木、硬榄仁、柚木、子京、虫眼木、暗罗、硬椴、轻胭脂、胭脂、番龙眼外,其余树种的初建群体,雌雄繁殖蚁存活,子代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3.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白蚁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白蚁的影响,包括诱导前兵蚁、兵蚁和一些中间品级(形态畸形)的产生、抑制白蚁的取食、减少或消除白蚁的共生原生动物群、对白蚁产生不同水平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抑制工蚁蜕皮以及繁殖蚁建立新群体等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影响是诱导前兵、兵蚁和一些中间品级的产生破坏了白蚁群体品级比例的平衡性或完整性。因此,保幼激素类似物可用于白蚁的防治,并在田间防治散白蚁和乳白蚁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并探讨了应用保幼激素类似物防治白蚁的潜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为研究对象,以香茅(Cymbopogon nardus)油为研究用植物次生物质,研究了白纹伊蚊幼虫期经历植物次生物质后,雌蚊对产卵场所的选择行为,分析白纹伊蚊的习惯化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尽管植物次生物质对白纹伊蚊雌蚊产卵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但其幼虫期对植物次生物质的经历,减弱了其对白纹伊蚊产卵的驱避作用(t=3.37,P0.05)。说明白纹伊蚊可被诱导产生对产卵场所的习惯化行为反应,该行为能力能够降低植物性驱避剂的驱避效果,并探讨了白纹伊蚊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5.
6.
抗生素对家白蚁的毒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收集了北京、上海等地的近四十种抗生素对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进行毒效试验。室内初步筛选表明,杀蚜素、井冈霉素、庆丰霉素、BO—10、灭瘟素以及春雷霉素对家白蚁具毒杀作用,其中以杀蚜素、井冈霉素和庆丰霉素的毒性较大。进一步的室内试验中发现,杀蚜素对家白蚁触杀快,驱避作用大;井冈霉素、庆丰霉素对家白蚁的触杀作用不明显,驱避作用较小。以滤纸作毒饵,比较井冈霉素、庆丰霉素两者的毒力,井冈霉素对家白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8ppm;庆丰霉素为100ppm,井冈霉素对家白蚁工蚁的毒力是庆丰霉素的1.7倍。  相似文献   
7.
刘丽凌  钟俊鸿 《昆虫天敌》1990,12(4):191-198
本试验利用密褐褶孔菌Gloeophyllum trabeum(Pers. ex Fr.)Murr.感染过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p腐木屑及未感染过的松木屑饲养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初期群体。试验结果表明,密褐褶孔菌感染过的松木屑对黄肢散白蚁初期群体发育较有利。在一年的试验期里,50对成虫存活率为94%;产卵历期较长,平均121.82天,每对成虫平均产卵23.72粒,存活子代个体8.30头。而用正常松木屑饲养的黄肢散白蚁初期群体,50对成虫存活率为86%;产卵历期98.05天,每对成虫平均产卵18.95粒,存活子代个体7.85头。  相似文献   
8.
经三年的室内试验观察,探讨了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omesticus(Haviland)原始繁殖蚁的分飞与温度、湿度、气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种白蚁分飞时适应的温度、湿度、气压范围较广,分飞时温度一般在25℃-30℃,相对湿度介于70%-90%,气压幅度在999百帕(hPa)-1006百帕(hPa)之间。温度在27℃-30℃之间较适宜,该种白蚁分飞次数较多,其中,28℃~29℃分飞次数最多,占总分飞次数的48.89%。相对湿度在70%-85%范围内分飞次数较多,其中相对湿度在75%-80%范围内分飞次数最多,占总分飞次数的35.35%。气压在1003百帕(hPa)~1005百帕(hPa)之间分飞次数较多,其中气压在1004百帕(hPa)-1005百帕(hPa)之间分飞次数最多,占总分飞次数的35.59%。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主要研究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群体中幼蚁、若蚁与补充型形成的关系。在室内饲养的黄肢散白蚁,若群体仅由工蚁及兵蚁组成,群体只能产生无翅补充型。在群体中加入若蚁,这时,群体可出现短翅及无翅两种类型的补充型。短翅型来自若蚁;无翅型来自工蚁。短翅补充型出现明显早于无翅补充型。当群体由工蚁、兵蚁及幼蚁组成,幼蚁可转化成若蚁,然后再转化成有翅补充型。但其短翅补充型的产生比无翅补充型的产生明显推迟。拥有若蚁的群体,补充型产卵较多,卵的孵化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对南方松、樟子松、水曲柳、柞木、斯文漆木五种木材的热处理材,进行室内防白蚁性能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5种热处理试材的防白蚁蛀蚀等级均在3~4级,热处理工艺未能改善试材的抗白蚁蛀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