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应用2,4—D丁酯进行麦田除草是一种既省时又省力,投资少效益高的措施。但是由于在喷施时,常常因药液的飘移而使邻近农田作物遭受严重药害。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试用掺细砂施用法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每亩选用含土量低的干细砂20公斤,先取其中5公斤,加入2,4—D丁酯50毫升与2公斤水混合的母液,放在水泥地面掺拌均匀,然后再加入另外15公斤细砂,再混拌十数次,均匀后装入不漏气的塑料袋内扎口闷4—5小时即可施用。施用的方法是选择无风有露水的早晨,均匀的撒在田  相似文献   
2.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北部 ,属于半干旱半坝上冷凉地区 ,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适合草地螟发生。 80年代以来 ,草地螟每隔 2~ 3a发生 1次 ,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 草地螟卵孵化率与寄主植物含水量关系草地螟卵孵化率与寄主植物 (着卵植物 )关系密切。 1 989~ 1 998年试验 ,将田间着卵的杂草植株带土移栽到网笼内观察卵孵化情况 ,由于杂草有 3~ 4d缓苗阶段 ,暂时失水萎蔫 ,产在其上的卵粒多不能正常孵化。笔者近 1 0a来每年移栽藜 (Chenopodiumalbum)着卵株 50株 ,累计 50 0株 ,着卵 1 750粒 ,孵化率为 …  相似文献   
3.
1990年我县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发生面积14.5万亩,其中发病程度达四级的8.1万亩,占总发生面积的55.9%,发病程度2~3级的6.4万亩,占总发生面积的44.1%,总平均减产损失15%,总计损失马铃薯3.3万吨(烂薯),折经济损失456.8万元。其大流行的原因:一、气象条件适宜,有利发病1990年6月下旬至7月底40天总降雨量289.8毫米,比近20年(1970~1989年)平均值多140.6毫米;雨日24天,比20年平均多4.5天;空气相对湿度76.2%,偏高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围场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全国马铃薯重点产区之一,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3-3万hm^2。由于我县生态环境极大改善,马铃薯28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成为危害马铃薯的主要害虫,该害虫在我县常年发生面积在2.2万hm^2左右,对马铃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掌握马铃薯28星瓢虫发生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正确地指导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为我县马铃薯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农田害鼠发生主要影响因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场县地处河北省最北部,东、北部毗邻内蒙古。全县总面积9219km2。其中农业耕地8.13万hm2,农牧交错区20万hm2。农田害鼠常年发生面积20万hm2。其中农田发生面积8万hm2,达到防治指标面积2.7万hm2;农牧交错区发生12万hm2,达到防治指标的面积5.3万hm2。常年鼠平均密度450只/百亩,  相似文献   
6.
2007年围场县小菜蛾总发生面积7万亩,防治面积7万亩,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主要发生特点是发生期早、为害时间长,虫口密度高、抗药性强,防治成本高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