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大豆苷元(Daidzein)(见图1)为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如葛根(Pueralia lobata)中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栓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具有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等优点。大豆苷元毒性很低,适合长期用药,具有开发价值,但由于属异黄酮结构,其水溶性相当差,脂溶性也不理想,因而生物利用度差。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物后可明显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对大豆苷元固体分散体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左旋龙脑标准品为对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条件:Neptune C-18色谱柱,甲醇-0.4%磷酸(65∶35)为流动相,流速0.8 m L/min,柱温25℃)对咽炎清片中左旋龙脑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左旋龙脑在10~100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36.87X-211.73(r=0.9997,n=6),加样回收率为103.3%,RSD为0.42%,同时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有关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中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各项规定,适宜用于咽炎清片中左旋龙脑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大豆苷元在各种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豆苷元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大豆苷元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大豆苷元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89mg/L。在碱性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较酸性磷酸盐缓冲液中高;大豆苷元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为191.3(1gPapp=2.28)。[结论]大豆苷元的水溶性较差,提高其口服制剂的溶出度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又称水分散片(Water dispersible tablets),系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黏性混悬液的片剂[1].分散片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口服制剂,该剂型最显著特点是不需用水送服,其服用方便,在口腔内遇到唾液便能够迅速溶解,给一些吞服功能不好、婴幼儿及儿童、取水不便的患者提供方便[2].  相似文献   
5.
为了利用拮抗细菌防治马铃薯早疫病,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茄链格孢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e4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d213。生长速率法,检测该三株菌单菌发酵、混菌发酵对茄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e41、D1与hd213单菌发酵均对马铃薯早疫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随发酵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发酵液浓度为4%时,其抑菌率分别为68.59%、62.12%和73.87%;与单菌株发酵相比,该三株菌混菌发酵无增效作用。菌株he41、D1与hd213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大的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从药用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猕猴桃褐腐病生防菌株GMH31,采用含毒介质平板法进行抑菌试验,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微量元素)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尤韦可拟盘多毛孢菌株GMH31培养基组分最佳配比为麦芽糖35 g/L、氯化铵12 g/L、K_2HPO_40.1 g/L、甘氨酸0.01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14 d、培养温度26℃、初始pH 6.0、摇床转速120 r/min、250 m L装液量100 m L、接菌量为装液量的6%。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GMH31菌株发酵滤液对猕猴桃褐腐病菌的抑制率提高了16.45%。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猕猴桃真菌病害,本研究使用平板对峙法,从34株青蒿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5种常见猕猴桃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Monilinia laxa、phoma sp.、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拮抗菌株发酵液及其发酵液粗提物对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试验中,21号青蒿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81.16%,对其他几种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21号菌株发酵液在浓度为20%时,对Botryos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Alternaria alternate三种病害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0.26%、79.12%、45.84%;在1 mg/mL浓度下,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Monilinia laxa、phoma sp.的抑菌活性分别达到了100%、60.45%。研究表明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能有效抑制猕猴桃病害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植物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17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载体、分散剂、润湿剂、稳定剂、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17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硅藻土10%,羧甲基纤维素钠4%,十二烷基硫酸钠6%,甲基纤维素2%,糊精0.1%。结果显示,制备的解淀粉芽孢杆菌X17可湿性粉剂在25℃室温下芽孢含量为2.0×1010cfu/g,pH7.0,悬浮率78%,润湿时间35s,细度通过率99%,制剂贮藏6个月存活率达7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17可湿性粉剂和母粉500倍液对猕猴桃灰霉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80.59%和68.82%,菌株X17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优于其母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