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草克霉(1%禾长蠕孢稗草专化型孢子粉剂)与杀稗王(5O%二氯喹啉酸粉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草克霉对稻田稗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超过95%,且与杀稗王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草克霉推荐使用剂量为600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机直播田草害难除问题,在安徽省宣城地区进行了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试验。结果表明:300 g/L丙草胺(450 g a.i./hm~2)+10%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30%丙草胺(585 g a.i./hm~2)+10%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均对水稻生长安全;机械施药26 d后,对田间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和节节菜(Rotala indica)、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等阔叶草的植株密度防效均在93%以上,水稻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试验表明,300 g/L丙草胺+10%苄嘧磺隆和30%丙草胺+10%苄嘧磺隆均可以在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技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对分离自六蕊假稻的6株稻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oryzae)的培养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便了解该菌的生长特点,为病害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平脐蠕孢菌菌丝体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在20~35℃、pH 5~10、光照或黑暗条件下都能生长,但在25~30℃、pH 7~8、持续光照条件下,菌丝体生长速度更快。菌丝体在测试的5种糖源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但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有利于菌丝生长。除尿素外,在硝态氮、铵态氮和铵硝态混合氮源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但硝态氮为氮源时菌丝体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4.
稻田野慈姑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晚季稻田自然生长条件下,观测野慈姑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其不同密度对移栽水稻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晚季稻田耙平后约30 d野慈姑出苗达高峰期,历期约46 d;野慈姑绿叶和总叶数呈逐渐上升-稳定-下降的消长动态,新叶生长速度为每3d平均长0.5~0.8叶,新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生长期叶片平均长度、宽度分别为8....  相似文献   
5.
 就除草剂苄·二氯(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对稗草的生物活性、共毒系数、配方依据,对水稻的安全性以及在直播稻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和二氯喹啉酸复配,比单剂有显著的增效,尤以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在复配剂中的含量分别为34%和2%时增效最为显著。苄·二氯的6个配方对水稻株高、分蘖数和植株鲜质量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良好。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18+150) g/hm2至(24+198) g/hm2对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和四叶萍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质量防效均达到优良水平。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WP)用于水稻直播田,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处理,使用剂量162~270 g/hm2(有效成分)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好。使用剂量216~432 g/hm2对稗草、水蓼、陌上菜、鸭舌草和丁香蓼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质量防效均达到了优良水平。与单剂苄嘧磺隆和单剂二氯喹啉酸相比,36%苄·二氯WP的杀草谱提高,杂草整体防效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种植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近 40%,主要农作物普及率达 90% 以上,获得了全球 50% 以上的经济效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 1998 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仅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 2%~4%。参考了美国农业统计服务局(NASS)美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数据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1996-2019 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数据,概述了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现状,分析了美国及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趋势,展望了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前景。随着 2022 年转基因作物监管政策的明朗化和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审定标准的具体落实,我国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必将迎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前期筛选的几种适用“播喷同步”的封闭除草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直播田杂草的防效, 明确了“播喷同步”技术与常规播后4 d封闭的差异, 以及施药时期×除草剂种类交互作用及对控草效果的影响, 优化水稻直播田杂草防控策略?试验结果表明, 播种当天(播喷同步)或播种后4 d(常规方法)喷施120 g/L噁草酮EC 360 g/hm2+10%苄嘧磺隆WP 30 g/hm2(有效剂量, 下同)?33%嗪吡嘧磺隆WG 74.25 g/hm2+300 g/L丙草胺EC 450 g/hm2?60%丁草胺EC 1 350 g/hm2+10%吡嘧磺隆WP 30 g/hm2?35%吡嘧·嘧草·丙OD 525 g/hm2?300 g/L丙草胺EC 450 g/hm2+10%苄嘧磺隆WP 30 g/hm2, 5组除草剂处理对直播稻均无可见药害, 各“播喷同步”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不低于常规播后4 d用药; 同步喷施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防效最高, 药后35 d对禾本科?莎草科?阔叶草防效达到98.3%及以上; 水稻直播4 d后喷药, 水稻成苗率提高但 35 d 的禾本科杂草防效低, 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处理受喷药时间影响小; 复合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 单一因子会对水稻安全性?杂草防效产生显著影响, 用药时期×除草剂种类交互对水稻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对控草效果影响显著?因此, 直播田封闭除草剂宜尽早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应选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剂, 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处理, 可于播种当天到播种后4 d内用药, 保障直播田杂草防治效果的同时兼顾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8.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主要借灰飞虱传播危害.近年来,本镇随奶牛业发展,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粗缩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害已发展成为本镇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水稻生产与杂草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100.0—106.7万hm^2,2008年平均产量为412.7kg/667m^2。滇中为一季中稻,滇南为双季稻,多为大苗移栽。海拔1000m以下为籼稻种植区,1000—1500m为籼稻和粳稻混栽区,1500-2600m为粳稻种植区。一季中稻区本田主要杂草有稗草、眼子草、扁杆□草、异型莎草、四叶萍、鸭舌草、牛毛草、长瓣慈姑、莹蔺、双穗雀稗、泽泻、园叶节节菜、矮慈姑、滇□草、狼巴草、水莎草、假稻等。稻田常用除草剂有扑草净、丁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杀草丹、草达灭(禾大壮)、□草酮(□草灵)、五氟磺草胺(稻杰),以及复配剂丁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苄嘧磺隆、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优克稗+苄嘧磺隆等。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机直播水稻田高效安全的封闭除草剂,采用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时期应用含有乙氧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对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发现,播种时同步喷施五氟·乙氧或混配乙氧磺隆与其他除草剂能够有效抑制机直播稻田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且对水稻出苗安全。机直播后10 d或15 d施用对阔叶草防效下降,但播种15 d后撒施0.65%五氟·乙氧控释颗粒剂97.5 g/hm2对杂草防效较好,密度防效达到90%以上。表明采用五氟·乙氧或混配乙氧磺隆与其他除草剂防除机直播稻田阔叶草,越早施药效果越好。但如果因气候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错过施药窗口期时,撒施0.65%五氟·乙氧控释颗粒剂97.5 g/hm2或喷施30%氰氟草酯112.5 g/hm2+30%五氟·乙氧90 g/hm2也可以防控绝大部分直播田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