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3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信息素是指昆虫释放的、用于调控同种异性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挥发性气味化合物。基于性信息素开发的防治产品因其具有高效、环保、专一性强等优点,受到各国科学家的肯定,被认为是"生物合理农药",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绿色防控手段。本文选择了目前茶树上发生较为严重的几种鳞翅目害虫——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虫、斜纹夜蛾、茶细蛾,对其性信息素的原理、使用技术、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合理选择利用茶树害虫性信息素进行的绿色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三氯杀螨醇的停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年4月,农业部会同化工部、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全国植保总站、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家商检总局、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在北京专题讨论三氯杀螨醇在茶叶生产中的使用问题并决定停止在茶叶生产上使用三氯杀螨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对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三氯杀螨醇是50年代由美国Robm&Haas公司开发的杀螨剂品种,70年代后期起曾在我国茶园中推广应用,因其兼有杀成螨、幼螨、若螨和螨卵的效果,对茶树上的多种害螨,如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等均有良好的防效,且残效期长.因此,世界主要产茶国(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均将此药作为茶园杀螨剂.尽管三氯杀醇具有良好的杀螨效果,但也有许多缺陷.作者曾在1981年撰文“三氯杀螨醇在茶园中应用问题的讨论”(《中国茶叶》1981年第三期),对该药的应用问题进行讨论,10多年来,这些问题已经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3.
泡沫茶是80年代初期在台湾兴起的一种新的饮茶方法。调制时,将红茶、绿茶或乌龙茶的茶汤装入由不锈钢制成的调酒器,加入冰块,再加入牛奶或其他水果、香料,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爱好,添加西米、枸杞等辅料,糖度也可随意调节,然后用力振摇,由于茶叶中皂甙化合物的表面活性作用,在振摇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倒入杯中,根据加入辅料的不同,用不同粗细的吸管吸食。由于有大量泡沫浮在茶汤的上方,故名泡沫茶。选用不同的玻璃杯,有的茶汤红艳,内有白色西米圆粒;有的茶汤翠绿,红色樱桃或枸杞粒上下浮动,红绿相映。泡沫茶因茶汤表层有不少碎泡沫,形式特别,卖相新颖,花色众多,清凉可口,甜而不腻,现摇现卖,因而吸引大批消费者,深受各阶层人士,特别是青年人的喜爱。作者在1993年9月访台期间,发现从北部的台北到南部的高雄,从东部的花莲到泡沫茶的发源地台中,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泡沫茶店,真可谓星罗棋布,在一条街上,走不上几十步,便会有一家泡沫茶店出现。这些泡沫茶店有的装潢华丽,布置典雅,有的西洋风格,形式类似酒吧、咖啡座,有的古色古香,仿古家俱,再加大红灯笼高挂。服务小姐有的身穿西式裙衫,有的身穿清廷服式。也有的泡沫茶店朴素简实,甚至有的类似小本经营的茶摊。但不论哪一种泡沫茶店都是宾客满屋,至少也  相似文献   
4.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5,27(4):36-37
最近,在日本开发了如下几项有关茶的安全性的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农药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在不同pH和温度水溶液中的水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水解动态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并且发现,氯氰菊酯在水溶液中的水解速率远比马拉硫磷慢,但pH和温度对二者的水解效应相似,证明氯氰菊酯的水解机制与马拉硫磷相同,属于亲核反应。作者通过综合评价氯氰菊酯在环境中的残留和毒性,认为它在农业上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水生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茶丽纹象甲是我国茶园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目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亟需开发绿色生态环保的防控技术。为筛选出可防治茶丽纹象甲的生防菌株,本研究从田间采集了自然感病致死的茶丽纹象甲幼虫僵虫并分离出一株虫生真菌菌株。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该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命名为Maure 1.1。在自然化蛹和羽化温度(22℃)条件下,茶丽纹象甲幼虫在接种1×105~1×108个孢子/m L的球孢白僵菌菌株Maure 1.1孢子液后,其感病死亡率随接种后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用最大浓度孢子通过浸虫和拌土法处理11 d时,茶丽纹象甲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67%和73.33%,LC50分别为2.00×103和1.11×103个孢子/mL,LT50分别为7.87和7.84 d。上述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Maure 1.1对茶丽纹象甲幼虫具有致病活力,可作为茶丽纹象甲生物防治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世界茶树病虫区系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对1900—1987年世界茶树病虫区系的分析研究,全世界已报道的茶树害虫(包括害螨)有1034种(我国有430种),茶树病原(包括线虫)有500种(我国有133种)。无论是世界各产茶国或我国各产茶省范围内,茶树害虫和病原种类数与种植年限及种植面积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在两者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上,年限是第一位的,在达到一定种植年限后,面积的作用逐渐增大。本文对世界茶树害虫和病原区系从生物地理学和分类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一个辽阔的空间范围(如一个国家)内茶树害虫达到饱和的年限约为100—150年。  相似文献   
9.
2010年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新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10,(8):M0002-M0002
据欧盟2010/459号公报消息,茶叶中的农药残留MRL标准有3个改变。  相似文献   
10.
迎接茶叶农药残留国际检测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接茶叶农药残留国际检测的新挑战陈宗懋(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310008)我国是茶叶的出口大国,茶叶远销欧、美、北非、中东和亚洲各国,1993年出口量达20.1万t,居世界第二位。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1993年全世界的茶叶生产量约3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