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颜容 《蔬菜》2005,(4):34-34
可食性包装是健康食品包装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外的可食用纸有2种:一种是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将蔬菜打浆,成型后烘干;另一种是将淀粉、糖类精化,加入其他食品添加剂,采取与造纸工艺类似的方法成型。从应用与发展前景来看,以蔬菜为原料的绿色产品更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独花兰菌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对独花兰的菌根结构和真菌类群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填补中国独花兰菌根真菌研究的空白,最终达到保护独花兰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独花兰的目的.实验采用徒手切片,酸性品红乳酚油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根的基本结构,并对独花兰的菌根组织进行真菌分离.独花兰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菌根真菌从根毛进入根被和外皮层,通过通道细胞侵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内形成菌丝团.通过两次分离,共得到36个菌株,属于担子菌和有丝孢菌,其中优势种属为镰刀菌属将16个菌株接种在华石斛组培苗上,有10个菌株对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有1个菌株(DHL-19)处理苗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α=0.05),2个菌株(DHL-16、DHL-17)处理苗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α=0.01).在3个接菌处理苗的营养根中均分离获得了原接种菌,切片观察能看到少量菌丝团.因此,DHL-16、DHL-17、DHL-19这3个菌株初步确定是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3.
HcNPV和Bt复配对美国白蛾的致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美国白蛾核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复配对寄主美国白蛾的致病性.结果表明,Bt浓度为10或25mg/L对美国白蛾核多角体病毒的毒力有增效作用;美国白蛾核多角体病毒浓度为1.6×105、1.6×106、1.6×107PIBs/ml对Bt的毒力有增效作用,两病原相互增效作用明显.二者复合感染与美国白蛾核多角体病毒单独使用相比,合剂使LT50缩短0.5~2.1d,缩短了美国白蛾幼虫死亡时间,加快美国白蛾核多角体病毒致死速度.并对混合感染中病原的相互作用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田栽植中番茄斑萎病的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Momol  SMOlson  JEFunderbuk  颜容 《蔬菜》2005,(2):51-51
番茄斑萎病(TSW)起源于澳洲,由番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TSWV到目前为止已经侵染了超过1000种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5.
对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类及兰科植物菌根真菌与其共生的兰科植物间的营养关系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应急防控能力显著提高。2008年,奥运开幕前夕和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成功消除了迁入性草原害虫一草地螟对奥运会残奥会的潜在影响;2009年,为新中国60周年庆典和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选取6种目前国内防治美国白蛾常用药剂,模拟林间施药方式对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施药处理;对美国白蛾5龄幼虫进行叶片带毒(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饲养直至化蛹,以这些蛹为宿主繁育该小蜂.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寿命有很大影响,能显著降低成虫存活时间.杀铃脲、灭幼脲Ⅲ号、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繁殖没有显著影响,完全可以利用该病毒配合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