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1篇
  81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巢湖流域沿岸分布着很多圩区,人们在圩内进行各种农业活动,圩区营养盐的输出是造成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圩区农业非点源营养盐的输出特征,笔者通过在巢湖流域河网地区选择比较典型的圩区,于2014年水稻生长期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调查观测、取样和室内水质分析,探讨在自然降雨-径流的条件下圩区各类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及输出特征。2014年稻季共进行了9次排水,排水量总计73.09 mm,径流系数为0.37,9次排水事件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是3.42、0.22 mg/L,圩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降雨-径流强度是影响营养盐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稻季生长期内TN和TP的输出量是0.28、0.017 kg/hm2,占稻季施肥总量的1.7%和0.16%。径流量是影响营养盐输出总量的关键因素,同时施肥量和施肥至排水事件的间隔天数也是是影响营养盐输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小麦氮硫配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9年先后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在沿淮和淮北5个国营试验点分别设置6个N-S配比水平的小区试验以及继后的大田示范试验,研究了N-S配合施用对小麦的效应.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N-S配施的小麦产量每公顷增产134~989 kg;与无S配合的单施N处理相比,不同水平N-S配比的增产和减N节本,使每亩实际增收值达10~130元;N-S配施的绝大部分处理的产投比达到10~60,极少数N-S配施处理减产出现在施N水平低于183 kg/ha情况,但因减N节本,实际增收值仍较高.F值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N-S水平间间呈二元二次相关关系,R=0.7693*-0.9658**.相关方程及相应图形可用作产量预测和N、S肥用量的最优选择.N-S配施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0.5~2个百分点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N肥和S肥的利用率.3个大田示范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所选出的3组N-S配施水平在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的施用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助于茶叶高品质增产的同时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环境。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F)替代化肥对六安瓜片茶叶生长、内在化学品质和感官品质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F和70%F替代化肥处理茶叶的百芽重量和芽茶密度表现最佳,可以促进茶叶增产,感官评审结果相对较好。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的含量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咖啡碱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50%F替代化肥处理茶叶内含物质提升最佳。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依次增加。生物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提高百芽重量、芽茶密度和改善茶叶品质、土壤肥力效果最佳,其次是70%替代化肥处理,研究结果可为茶叶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效环保新型肥料的研制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高效环保新型肥料中缓/控释肥料、控失性复混(合)肥料因其缓慢释放养分、提高化肥利用率等优势而受到广泛的欢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科学家团队,分析国内外先进化肥研究的现状,以控制化肥养分流失和挥发为切入点,通过多年科研攻关。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技术上的运用特点,分析了中国测土配方施肥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目前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处理的要求、任务和内容,分析了县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测土配方施肥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测土配方施肥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1)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按照标准处理和整理土壤肥料等数据和相关图件,建立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与管理系统;(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结合应用模型,建立耕地地力评价系统、施肥决策系统等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系统;(3)将网络技术与已建立的应用系统结合起来,实现数据库的共享化和测土配方施肥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6.
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研究进展。在探讨水分利用率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如作物,环境因素,化学制剂,栽培措施和耕作制度等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土壤因素和化学制剂对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探讨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提高途径,包括优化种植结构;选用节水高产型品种;农田覆盖保水技术;水肥耦合技术;化学调控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周静  崔键  胡锋  王国强  马友华 《土壤学报》2007,44(6):1076-1082
探讨了我国南方红壤上种植牧草马唐施不同量氮肥,施氮量与土壤氨挥发、径流和1 m深土壤淋溶损失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用N 90、160、230 kg hm-2尿素处理下,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分别为N0.67、1.24和5.16 kg 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74%0、.77%和2.24%,土壤氨挥发损失量(y)与施氮量(x)呈指数递增关系:y=0.156 3e0.014 6x;径流氮素损失量分别为N 1.05、0.88和1.01 kg hm-2,分别占施氮量的1.17%、0.55%和0.44%,径流损失的氮量与施氮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淋溶损失总氮量为2.05、2.86和4.09kg 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1%、1.02%和1.24%,土壤淋溶损失总氮量(y)与施氮量(x)呈线性递增关系:y=0.012 2x 1.087 7。  相似文献   
8.
9.
硒和硫相互作用对烟草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表明,施硫75 μg/g以下处理时,施硫可以促进烟叶叶绿素合成,施硒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程度随土壤类型和施硫量而变化,施硒6.18 μg/g和施硫75 μ/g配合处理利于提高烟叶叶绿素含量.硒和硫影响烟草保护酶系统中SOD、CAT及POD的活性,且随硒、硫浓度及土壤类型而异.当硒过量降低烟草保护酶系统的酶活性时,高量硫(150 μg/g)的加入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分析、钾的容量强度(Q/I)关系和电超滤(EUF)等法研究了安徽烟区黄红壤、黄棕壤和砂姜黑土的供钾特性。结果表明:粘粒矿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的黄红壤有较高的供钾强度及速效钾数量,但土壤的供钾潜力及钾位缓冲容量PBC~k较低,固钾能力弱。粘粒矿物以水云母、蒙脱石为主的黄棕壤及以蒙脱石、水云母为主的砂姜黑土的供钾特性与黄红壤相反,其中砂姜黑土除固钾能力高于黄棕壤外,其他供钾指标略低于黄棕壤。土壤的供钾特性对烟草的吸钾量及钾肥肥效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