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5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河北省土壤铜含量丰富.全铜平均25.4ppm,高于全国、世界平均含量.有效铜(DTPA—C_u)平均1.17ppm,<0.5ppm低铜土壤只占耕地总面积的6%.高铜土壤多分布在城镇郊区、洼淀和矿区土壤上.铜在剖面中以淋溶为主,表层富集过程非常微弱.土壤铜含量决定于母质类型.在成土过程中其数量变迁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土壤碳酸钙、土壤PH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借助物质流分析中"输入=输出+盈余"的物质守恒原理,以氮素养分为介质建立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模型,然后用2004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和文献查询获取的参数,估算中国不同地区的氮养分输入输出以及养分盈余并分析养分产生的环境效应。模型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农田生态系统通过挥发、反硝化、植株蒸腾、淋溶径流和侵蚀等途径损失的氮为1132.8万t,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的氮为1301.2万t;通过损失途径进入环境中的氮养分和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单位面积耕地氮养分负荷高风险地区均集中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和部分中部地区。优化化学氮肥用量,有机氮肥与化学氮肥配合施用是降低农田生态系统氮养分污染潜势的最基本措施,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种植结构和推广农田精准化施肥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粮食作物上施用化肥的状况。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2003年施肥状况调查并结合统计资料分析表明,粮食作物上施肥占化肥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在下降,但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却稳步提高。在氮肥的品种构成中,低浓度的碳酸氢铵提供了46.8%的施氮量,仍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化肥平均用量为251.1kg/hm^2,其中小麦平均施肥量最高,达到277.6kg/hm^2;另外就施氮量来说,玉米施氮量最高,平均用量为175.2kg/hm^2;小麦施磷量最高,平均用量为97.6kg/hm^2;薯类施钾量最高,平均用量为55.7kg/hm^2。从施肥的氮磷比例来看,小麦上施用化肥的氮磷比例为1:0.7,高于推荐施肥比例,玉米上施用化肥的氮磷比例为1:0.25,低于推荐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4.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冀西北坝上半干旱区旱滩地春油菜产量形成的密度、磷肥、氮肥、追氮比例四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单因素和二因素产量效应。四项农艺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是:氮肥>密度>磷肥>追氮比例。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是:每公顷密度24.3~30.1万株,P_2O_5 53~80kg,N 107.8~120.9kg,追N比为总量的73%~93%。  相似文献   
5.
专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解决专门问题的软件。本文阐述了集中张北旱农试区有关学科专家指导农户生产与经管经验,而编制的以户为生产单元通用性专家系统。该系统针对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采用菜单驱动、汉字显示,具有良好的界面。  相似文献   
6.
不同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结果表明,磷酸能有效地降低石灰性土壤的pH,要使土壤pH由8.89降至6.0左右,最佳酸用量为3.27g/100g土。对于pH较高的石灰性土壤,只用低pH(pH=5.5)的酸水溶液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pH是不切实际的。磷酸二氢铵不仅具有很好的酸化效果,且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每100g土壤加入2.3g磷酸二氢铵可使石灰性土壤pH从8.89降低到6.39,并能维持较长的酸性环境。施用5%的硫磺可在30d内使土壤pH降低到7.0~7.5之间。  相似文献   
7.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硼对红三叶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表明,红三叶对硼的反应与温度和收割次数有关。施硼可提高红三叶草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降低粗脂肪含量,而对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影响大不。明显的缺硼和高硼都会使红三叶的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中硫的消费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施用硫肥效果显著的报道逐渐增多,硫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基于农业部统计数据、农户调查和行业统计数据,对农业生产中硫的输入状况与硫肥消费特征的分析表明,中国硫肥消费存在很大盲目性。过于集中在过磷酸钙的生产或施用地区,缺乏整体的科学引导;各种作物的单位面积硫输入量有较大差异;与各自适宜的推荐量相比,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硫输入量偏高,油菜和棉花的硫输入量偏低,而豆类的硫输入量严重不足。为引导含硫肥料合理消费,需要启动全国尺度土壤硫肥力和硫肥技术研究,跟踪环境硫的状况,科学预测农业硫需求,稳定传统含硫肥料的投入并研发新的硫肥产品,以满足局部地区作物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山药产量及施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河北省山药主产区为调研对象,对山药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山药平均产量水平为52.4 t/hm~2,高产农户所占比例为56.7%。总氮、磷、钾养分投入量分别为884、759和943 kg/hm~2,其中化肥氮、磷、钾养分投入量分别为560、630和720 kg/hm~2。根据养分分级等级进行评价,农户化肥氮、磷、钾投入过量比例分别为90.0%、98.3%和96.7%,不足比例分别为5.0%、0.0%和3.3%,合理比例仅为5.0%、1.7%和0.0%。因氮、磷、钾肥及有机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的产量损失量,占最高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63%、2.92%、4.34%和2.26%。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禽粪尿磷素养分资源分布以及利用状况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参照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计算粪尿资源量的方法,研究了2002年我国畜禽粪尿磷素养分资源的状况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我国畜禽粪尿肥资源总量约为33亿t,提供磷(P)318.4万t,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河北、广东、湖南等省。145.7万t粪尿磷资源作为有机肥回田,占粪尿磷资源总量的45.8%;而进入环境的磷约为172.7万t,占粪尿磷资源总量的54.2%。北京和上海粪尿磷资源总量不多,但其单位面积承载的磷却很高,分别为98.7kg/hm2和86.6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