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河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外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详细调查了辽宁省太子河主要支流细河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应用重要值计算了细河河岸带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从而为细河河岸带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细河河岸带植物群落27个植物样方中共有23科60属99种,物种组成以菊科、蓼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唇形科植物为主,植物种类以荩草、藨草、中华结缕草、野稗、三叶草、老芒麦、问荆.、野艾蒿、桃叶蓼、狗尾草等为主。细河河岸带植物物种结构简单,物种组成较少。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从多样性指数的数量特征来看,丰富度指数7.00~25.00,Pielou均匀度指数0.54~0.94,Simpson多样性指数0.56~0.9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44~2.80,Simpson优势度指数0.08~0.44。细河河岸带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如农业生产、挖沙等人为活动干扰降低了植物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降解水体中硝基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降解菌的种类、降解途径和机理、培养基优化、固定化和趋化性角度,介绍了生物降解硝基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C反应器的污泥颗粒化规律化。[方法]研究了容积负荷、酸化率、选择压、无机离子、停留时间、pH值、碱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试验用普通厌氧消化污泥启动,通过不断增加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缩小停留时间,经122d运行,形成粒径为0.5~1.5mm的形状不规则颗粒污泥,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14kgCOD/m3.d,产气量78L/d,COD去除率达85%以上。[结论]较高的有机负荷及其产生的较高的水力剪切力和Ca2+有利于形成密实的颗粒污泥;工艺流程中的酸化池和循环罐有利于形成甲烷活性强的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4.
铬渣堆存区铬污染土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铬渣堆存区污染土壤特性,并阐明重金属铬污染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铬渣堆存区土壤进行土壤学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沈阳市沈北新区铬渣堆存区铬污染土壤pH值趋向碱性,氮素含量较低。铬渣堆存区pH值排序为原化工厂厂区〉污水沿岸区〉人工堆砌物区〉农作物区〉新化工厂厂区。其土壤全氮含量各功能区排序为新化工厂厂区〉农作物区〉人工堆砌物区〉污水沿岸区〉原化工厂厂区。土壤碳氮比平均值为8.72,碳氮比相对较低。不同的功能分区中,脲酶活性平均值排序为农作物区〉新化工厂厂区〉污水沿岸区〉人工堆砌物区〉原化工厂厂区。[结论]铬渣堆存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铬,其对土壤的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雪莲  李银萍  马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19-11420,11446
从硝基苯类化合物降解菌的驯化筛选、共代谢作用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Zn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预防小麦早期遭受Zn^2+毒害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10^-6、10^-5、10^-4mol/L)水杨酸(SA)对Zn^2+(5 mmol/L)胁迫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SA使Zn^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和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说明SA可诱导小麦幼苗抗Zn^2+胁迫能力提高,缓解Zn^2+胁迫所造成的伤害;且在5 mmol/L Zn^2+胁迫条件下,以10-4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结论]Zn^2+胁迫小麦初期对抗氧化酶具有激活效应,后期转为抑制效应;SA能提高小麦幼苗对Zn^2+胁迫的抗性,缓解Zn^2+胁迫对小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UV-C辐射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UV—C辐射(254nm)增强对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0.5~1h)的uV—C辐射增强使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增强,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羧化效率(CE)增加,但随着辐射时间延长各项指标开始降低;在UV—C辐射情况下,CO2补偿点的变化则是先降低随后升高。UV—C辐射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随后降低,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逐渐降低。结果表明UV—C辐射增强引起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光合减弱。  相似文献   
8.
车载式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水污染现状出发,概述了车载式监测系统平台的四大功能及我国车载式监测发展历程,并从系统组成、车体改装技术、车载式监测仪器设备、车载式自动监测技术的功能特点4个方面,介绍车载式水质监测技术,最后以丹江口水库为例介绍车载式水质监测的应用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光合细菌为材料,对其进行了分离方法的优化。采用半固体试管法、双层平板涂布法、平板稀释分离法、Hungate滚管法、双层平板划线法对光合细菌进行了分离试验研究,比较各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太子河北支河岸带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子河北支河岸带土壤理化性质的详细调查和分析,揭示其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对太子河北支河岸带18个点位0~20 cm、20~30 cm、30~40 cm 3个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了多项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太子河北支河岸带土壤基质较硬,容重普遍较大而孔隙率较小,土壤结构性较差;土壤中性偏碱性;河岸带土壤全磷含量中等,而速效磷含量较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采样点不同差异较大,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测定的理化指标普遍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水平方向上,源头土壤的各项理化指标较其它采样点好,垂直方向上,上层最好,下层最差。太子河北支河岸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较差,几种化学指标较低,富营养化现象比较少见;太子河北支源头土壤保护好,往下游人为干扰逐渐明显;全流域土壤层次较明显,说明近期没有大规模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