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针对根腐病实施有效的生物防治,分离鉴定枸杞根腐病病原菌及其拮抗菌,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腐根上的病原菌,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病原菌;利用稀释涂布、滤纸片法和共培养法从健康根际土壤筛选拮抗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枸杞根腐病分离得到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两种主要致病菌,从健康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2株对两种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J7-3、J7-8、J7-9和J10-8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J7-3和J10-8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菌株J7-3和J10-8对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分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中J10-8的拮抗作用和溶菌效果最好,可作为研发微生物菌剂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2.
覆盖栽培对烤烟叶绿素、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京民  马聪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169-169
研究了烤烟大田栽培期间,旺长期揭膜培土后垄上覆盖稻草与旺长期揭膜培土、全生育期覆盖地膜、全生育期覆盖稻草等4种垄体覆盖方式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关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旺长期揭膜培土后垄上覆盖稻草的处理较其他3种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略高,而丙二醛(MDA)含量略低;该农艺措施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态势与烤烟生长代谢的调控机理基本一致,在信阳乃至黄淮烟区都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花菜人工采摘存在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无法适应规模化生产需求、采摘设备缺乏等问题。该文针对智能采摘设备视觉系统开展了深度图像计算研究。基于田间黄花菜图像,分别采用SGBM算法、BM算法进行图像匹配、视差计算和深度计算。结果表明,SGBM算法计算结果的绝对误差范围为-1~1.6 mm,BM算法计算结果的绝对误差范围为-3.1~3.5 mm,SGBM算法计算结果优于BM算法,BM算法的运行效率高于SGBM算法。采用的两种方法深度计算绝对误差均小于5 mm,满足采摘设备使用需求,可为研发自动采摘设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前,食用菌产业智能化发展是智慧农业的重要内容,机器视觉技术作为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之一,在食用菌产业研究应用中越发广泛。本文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对机器视觉技术在食用菌产业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展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未来研究应用趋势和发展方向,旨在为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生产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减轻农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压力,以平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菌渣好氧堆肥,分析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微生物数量变化和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并用腐熟好的菌渣开展温室西瓜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菌渣堆肥过程中温度能快速升高到进入高温阶段,细菌数量随着堆肥进程在不断增加,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逐渐减少;堆肥结束后,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都有所增加,均符合有机肥标准。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菌渣有机肥施用30 t/hm2和60 t/hm2可显著提高单个西瓜质量,且效果优于鸡粪有机肥;菌渣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均可提高西瓜产量和糖分,但差异不显著(P>0.05),推荐菌渣有机肥30 t/hm2作为当地设施西瓜栽培的指导施用量。  相似文献   
6.
张婷  汪宏毅  王国宏  许自成  马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75-11876,11882
[目的]为改进烟叶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设置6个处理:T1不打顶;T2打顶;T3打顶+追施硫酸钾肥;T4打顶+涂抹生长素1次;T5打顶+追施硫酸钾肥+涂抹生长素1次;T6打顶+追施硫酸钾肥+涂抹生长素2次,分析不同顶端调控措施对烤烟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生育时期的延长,PPO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不打顶处理的PPO活性峰值出现较早,打顶处理的PPO活性峰值明显延迟,在成熟期,各处理的PPO活性高低顺序为:T6>T5>T3>T4>T2>T1。各处理的酚类化合物含量则随生育时期的延长逐渐升高,在成熟期的高低顺序为:T3>T2>T5>T4>T6>T1。打顶后在茎断面涂抹生长素并辅施硫酸钾肥,能使烤烟叶片的PPO活性升高,酚类化合物含量适当降低。在打顶后20d之前,酚类化合物含量与PPO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826**,打顶20d后,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268。[结论]打顶后在茎断面涂抹生长素,并辅施硫酸钾肥,可增强PPO活性,提高大田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濮阳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豫鲁两省交界处,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濮阳县辖20个乡镇,1004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380 km~2,耕地面积8.85万hm~2,人口1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9万人,占总人口的84.6%。全县沿黄滩区涉及7个乡镇,340个行政村,人口15.8万人,耕地面积12.25万hm~2。濮阳县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决定了适宜畜牧业产业的发展。一、区域布局(一)规划布局原则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城市建设用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地向外围扩张,坐落于城市边缘区的传统村落不得不面对城市发展侵占的问题与自身传统文化保护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共生理论引入,确定传统村落和城市共生三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在此理论基础上,针对冒合村传统村落和石屏县城的共生三要素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冒合村寻求一种互利共生的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提出了冒合村与石屏县共同发展旅游业的共生模式,论述了共生模式下冒合村的发展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产羔房存在的投料劳动强度大、饮水卫生无法保证等问题,笔者基于单片机、自动控制、无线传输及数字处理等技术,设计了智能产羔房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并自主研发了水质检测模块,详细阐述了该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各模块的原理及程序流程设计,包括自动投料、称重、水质检测硬件电路等。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运行稳定,数据采集稳定,历史记录可追溯,降低了人工投料强度,提高了饲喂效率,保证了种羊的充足饮水及水质卫生。说明设计研发的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能为畜牧养殖智能化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可靠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豫中烟区最优有机肥种类,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施用相同化学肥料和芝麻饼肥的基础上,设置CK(烟农习惯施肥)、T_1(精制有机肥)、T_2(有机肥料1号)、T_3(复方有机菌肥)4个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烤烟的农艺性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化学成分及烤后烟叶品质。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料1号和复方有机菌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的株高,增加了叶长、叶宽和叶片数。精制有机肥和复方有机菌肥处理提高了烤烟生长前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后期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机肥料1号处理提高了前期烟叶氮含量,复方有机菌肥和精制有机肥处理分别提高了后期烟叶磷和钾含量。且复方有机菌肥处理提高了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降低了烟碱和氯离子含量;有机肥处理显著促进中部叶(C3F)中性致香物质的合成,其中复方有机菌肥处理的致香物质总量最高(551.53μg/g)。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有机肥料1号和复方有机菌肥与化肥芝麻饼肥配施能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烤烟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