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了明确黑河地区大豆蚜虫发生规律,2014年利用吸虫塔和田间定点、定期的方法对大豆蚜虫的扩散飞行及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吸虫塔监测中大豆蚜虫有翅蚜于5月13日始见,10月21日结束,历时154 d;其间共出现6次峰值,其中7月初至9月初的3次虫峰数量较多.田间无翅蚜最早出现在6月24日,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出现3个峰值;田间有翅蚜虫最早出现在7月1日,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出现2个峰值.  相似文献   
2.
于2014年和2015年将黑河大豆主产区采集的大豆根系土样采用稀释分离法分离获得放线菌186株,通过测定其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及2龄幼虫活性的抑制作用,筛选获得6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结果表明,其中XFS-4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最高达到92.59%,XFS-5和CL-4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8.45%和86.71%,与对照差异显著;XFS-4处理的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达到93.95%,活性最高,XFS-5、CL-4和BJ-4对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均在70%左右,均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叶面肥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表明:大豆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均可促进大豆植株生育,提高功能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对产量构成因子包括株高、节数、荚数、粒数、粒重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