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6日下午3时许,柴河镇长途客运站前一反往日的清静,聚集着柴河林业局党政工领导、机关干部和小学鼓乐队计100多人。他们冒着霏霏春雨,翘首等侯班车的到来。客车刚驶进停车场,顿时鼓乐齐鸣,人头攒动。林业局领导上前迎接一位身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红色绶带的青年人。他就是去呼和浩特参加授奖大会归来的柴河林业局木材加工厂青年木工李树怀。欢迎的人们,喜形于色,交头  相似文献   
2.
在呼伦贝尔盟三干会和全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受表彰的先进个人行列里,有一位身着褪了色的绿军装、举止言谈粗犷豪爽的彪形大汉。他,就是被誉为柴河林区“活地图”、“六亲不认”的柴河林业局防火办主任葛库同志。老葛是达斡尔族,原是柴河森警大队队长,20余年的警旅生涯他也没有离开过柴河林区,在37万公顷施业区的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足迹。他深谙柴河林区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哪怕在漆黑的夜里,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盟林政、猎政工作成绩斐然高凤超呼伦贝尔盟最近召开了林政、公安专项斗争会议。呼盟地方林业部门在去冬今春开展的专项斗争中,共亘处各类森林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行政案件1127起,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贡献。呼盟林政、林业公安部门管辖的工作点多、面...  相似文献   
4.
绿色丰碑———记呼盟林管局党委书记、局长于海歧文/图/高凤超1993年10月20日,于海歧就任呼盟林管局党委书记(一年后兼任局长)。他受命于危难之时,当时的地方林业经济几乎走进了山穷水尽的死胡同。他带领林管局党委一班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畏艰难,锐...  相似文献   
5.
他,高大的身材,犀利的目光,谦和的微笑,带着似盛夏的热。 他,虽年臻半百,却有青年人的朝气;他,举止言谈常带有少女般的腼腆和斯文,可干起工作来生龙活虎,雷厉风行,坚韧不拔,具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慨,享有“拼命三郎”的美誉。 是他,使 300多名林业职工实现了由贫困到小康柳暗花明的巨大变化 ;是他,浓施重彩,重新装点了鄂温克草原。 他,就是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林业局局长,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东升。 “我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和职工群众的期望。” 1991年 4月初,是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季节。可是呼伦贝尔大地乍…  相似文献   
6.
他,身材高大,目光犀利;虽年臻半百,却有青年人的朝气;举止言谈常带有少女般的腼腆和斯文,可干起工作来生龙活虎,雷厉风行,坚韧不拔,具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慨,享有“拼命三郎”的美誉。是他,浓施重彩,重新装点了鄂温克草原,并使300多名林业职工实现了由贫困到小康。 他,就是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林业局局长、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东升。 “我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和职工群众的期望” 1991年4月初,东升走马上任了。林业局是我国唯一沙地樟子松种子林基地的一部分,是“三北”工程中重点旗县之一。可是当前相当困难,在岗职工386人,待岗职工40多人,还有80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的故乡高凤超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麓,有一块被沙山包围的低洼地,位于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和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这块低洼地就是蒙古语意思为盆地的红花尔基。红花尔基确是一个被山丘环抱的盆地,伊敏河从这块盆地的北面九曲回肠般缓缓地流过。东、南、西三...  相似文献   
8.
绰尔森工公司位于内蒙古牙克石市塔尔气镇。镇内贯穿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河,她叫绰尔河。小河给绰尔森工公司带来了灵气,使该公司成为现代化森工企业。绰尔森工公司(原绰尔林业局)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大型二档森工企业,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施业区总面积42万多公顷,现有职工6000多人。建局至今,上缴利税累计已超过2.7亿元,植树造林近百万亩。改革开放以来,该公司顺应市场经济大潮,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抓住西部大开发等历史契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公司经营战略确定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期发展;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9.
张梅梅是1956年入党的老党员。1973年随丈夫工作调转来到乌奴耳林业局密林林场定居。不久,她就成了工人家属中的核心人物。后来担任了居委会主任。仲夏的一天,阳光灿灿,热风习习。我们驱车在百花遍地、绿浪接云的山谷里疾驰。慕名前去采访张梅梅。当林场党支部负责同志将这位受人尊敬的老大姐介绍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看到,五十七岁的张梅梅已满头  相似文献   
10.
在呼盟“实干年”受奖光荣榜上有个笔者熟悉的名字一邢田明。他是免渡河林业局扎敦河林场“集—50”机械化采伐队的油锯能手,是日采百立方米、一冬采伐近万立方米纪录的创造者。那是1990年腊月的一天,笔者带领林业摄影创作组慕名前往邢田明所在的工队。工队长有事下山了,炊事班王师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黄昏时分,“爬山虎”的隆隆声由远及近,工人收工了。林业局党委宣传部于副部长介绍说:“这就是邢田明同志。”邢田明笑着迎过来,这位生产能手背着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