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粟白发病(Sclerospora graminicola(Socc.)schroet.)是一个不易彻底防治的病害,重要原因之一是难于彻底肃清它的侵染来源。俞大绂教授曾指出土壤中和种子上的卵孢子是白发病的主要来源(谷子白发病,1951,中华书局),但最近又认为肥料传带卵孢子是诱发该病的重要条  相似文献   
3.
粟线虫病是我国主要粟产区局部地区粟作上的毁灭性病害,它在我国发生已久。粟线虫病症状主要表现在穗部,开花前后才显现,花初呈暗绿,渐转黄褐,后变暗褐色。感病重者抽穗后即可表现症状,穗形瘦小,直立不垂,感病极轻者症状不明显。根据形态观察,肯定其病原系滑  相似文献   
4.
自1950年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创议用拔除白尖法防治谷子白发病以来,1951年开始即有不少地区的农业试验场,农业学校和群众合作进行了拔除试验,也有一些地区由行政机关径选重点进行。1952年各地在这样基础上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拔除白尖运动。根据笔者1952年在山西省调查及事后获得的材料来看:1953年山西全省各产谷区普遍进行了以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