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章古台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以章古台地区林龄为10a、20a、35a、50a和60a的樟子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利用便携式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分别对0-200cm土层的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SPSS16.0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林分密度分别为883、850、400、267、400株/hm2的10a、20a、35a、50a、60a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平均含水量表现为10a生林分的最低,50a生林分的最高;在垂直变化上,浅层土壤水分高,10a、20a和35a的樟子松林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水量明显下降,50a和60a的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不同林龄之间的表层土壤含水量除35a与60a生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林龄间差异均不显著;根系层土壤含水量,10a与60a生差异性显著,其它差异不显著;土壤底层含水量,除20a和60a樟子松林土壤底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其余林龄的樟子松林底层含水量均两两差异极显著,通过合理的密度调节可以使林地土壤水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定量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季节径流变异的贡献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变化环境下径流序列可能发生变异。当前径流变异的贡献率分解研究多集中于年尺度,而对季节尺度的关注不足。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小波分析方法揭示其季尺度径流序列的演变规律,采用有序聚类法和累积距平法对其径流序列进行变异诊断,最后采用累计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四季径流变异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泾河流域夏季和冬季径流的周期变化均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有发生转变,均由小尺度周期变化转变为较大尺度周期变化;(2)春、夏、秋和冬季径流分别在1969年、1996年、1985年和1990年发生变异;(3)人类活动对春、夏、秋和冬季径流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50.40%,89.69%,39.14%和84.59%,在夏季和冬季人类活动(主要是水土保持措施的不断深入)对泾河径流变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且干扰影响了径流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遮阴对6种景天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景天植物的耐阴性。[方法]对6种景天植物采取1/3全光照、1/6全光照遮阴处理,以全光照为对照,研究景天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在遮阴条件下,6种景天属植物均出现徒长现象,株高显著高于全光照;叶片变薄,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增加。遮阴结束时,德景天、三七景天、红花德景天、卧茎景天和八宝景天有徒长现象,无叶片脱落现象,生长基本正常;红叶景天叶片脱落严重,生长不良。遮阴结束后红叶景天恢复生长慢,其他景天20d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德景天、三七景天和红花德景天耐阴性强,卧茎景天和八宝景天耐阴性较强,红叶景天耐阴性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4.
对德景天、红花德景天、红叶景天、卧茎景天、八宝景天和三七景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景天属植物越冬率高,抗寒性强,均能在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6种景天属植物的株高和盖度均表现为从4月至8月持续增加,5月下旬至8月为株高快速增长期,5~8月为盖度快速增加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