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棉花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主要通过交互保护作用保护棉株,即用不致病的棉枯萎病菌系(尖孢镰刀菌)或别种能侵染棉株的镰刀菌接种,使其侵染棉花维管组织,阻止或削弱棉花枯萎菌的危害。近年又试用细菌拌种法,其保护机制大体在于竞争或占领,以阻止病菌侵入。  相似文献   
2.
棉花维管系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典型的高产病害,目前它在我国各种作物病害的危害性中,已跃居第一位,随着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它的危害将会越严重,在纹枯病的防治上,我国植病工作者已在药剂和抗菌素等方面作了可贵的贡献,但由于缺少抗病品种,尚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此从生物防治方面进行探索。这项工作是从1980年起,分别在湖南、湘阳、祁东、株州、长沙、郴州,北京红星、西郊、东北旺等农场,及河北隆化等地进行。试验中所用的益菌是从各地的稻田土、菌核上分离获得,计有:木霉菌(Trichodermasp.)、芽孢杆菌(Bacillus sp.)、和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sp.),同时也用了美国引进木霉菌(T.harzianum)。  相似文献   
4.
鲁素芸 《植物保护》1982,8(1):40-42
植物之所以“生病”,是由于过份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者病原生物侵害,使生理功能遭受破坏,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出现各类症状。为了避免或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必须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科  相似文献   
5.
关于RHIZOCTONIA SOLANI菌丝融合分类和有性世代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收集、分离和鉴定了约250个代表广泛地理来源、寄主范围和病害类型的Rhizoctonia solani分离物。通过菌丝融合测定,把这些分离物分别归入AG1-AG5 5个菌丝融合群。用土壤覆盖培养法,诱导使AG2-1和AG4的各1个分离物产生了有性世代,鉴定结果表明它们都属于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 Donk。本文对各融合群分离物的病理学、生态学和分类学问题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病害——紫鞘病的症状及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紫鞘病又名紫鞘黄叶病、紫杆病,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病普遍,病株减产15%左右。病因曾有生理性、跗线螨、叶鞘腐败病诸说。  相似文献   
7.
我室三年来的小区试验已肯定芽孢杆菌(Bacillus sp.)处理小友种子有一定防病增产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效果,有必要了解芽孢杆菌进入土中的消长规律,为此进行了系统观察。方法是将在牛肉汁培养48小时后含菌量每毫升为2000万个芽孢杆菌的菌液10毫升倒入20克无菌土挠匀后与150粒小麦种子拌匀(小麦种子经漂白粉消毒)。将拌种后的麦种分别播入无菌土和自然土中,40小时后开始测定根围含菌量,以后每天测一次。测定方法是每次取三粒麦种的根部,将根表土抖入5毫升无菌水中,收取0.4毫升容积的根表土,然后将根置无菌水中晃动几次,将无菌水加至10毫升,取出一毫升与无菌水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棉苗根腐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与致病力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丝核菌是人们熟悉的重要病原物之一,对它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立枯丝核菌(R.solani)是一个分布广泛,并且引致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植物根腐以至地上部病害的‘种’。  相似文献   
9.
1979~1984年,先后从北京、河北等七省市棉花枯萎病田采集无病株和轻病株,以及无病田的健株四千余株,其中包括生产用抗病和感病品种十余个,进行了维管系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分析.结果表明,棉株维管系中除了定殖引致萎蔫病的病原真菌之外,还有大量的非病原真菌和细菌.维管真菌是以镰刀菌(Fusarium spp.)为主的半知菌,细菌有芽孢杆菌(Bacillusspp.)、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spp.)和欧氏杆菌(Erwinia spp.)为主要成员,品种间差异不大.维管组织中微生物的总量和组成随着棉苗的生长发育而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从棉田采集多种(包括10科20余种)不表现症状的杂草根部,分离得丝核菌属(Rhizoctonia)真菌多株。用这些菌种在灭菌土壤接种棉苗,几乎全部可以在棉苗上致病,只是症状一般轻于从棉株上分离的丝核菌系。从形态鉴定看出,除狗尾草(Setaria-Viridis)和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sis)上的菌系以外,所分出的绝大多数菌株都属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这个种,与棉花立枯病菌同属一个种。结果证明,以分布普遍、腐生能力极强,寄主范围广的立枯丝核菌有多种无症寄主。这种现象对于了解立枯菌的生态和防治都是很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