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3种寄主植物饲养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Lepidoptera:Noctuidae)经研究目前均认为主要是玉米型,而该虫能否在甘蔗、水稻上完成其生活史并对我国甘蔗、水稻的种植构成威胁值得探讨。本研究对采自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自然种群用3种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并分别构建草地贪夜蛾两性生命表,比较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甘蔗、水稻的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存活率明显低于取食玉米的幼虫;取食水稻的成虫前期最长(27.75 d±0.50 d),且雄蛹体重最轻(153.3 mg±9.1 mg);草地贪夜蛾取食甘蔗、水稻、玉米后其产卵量无显著差异,平均世代周期依次为31.46 d、33.92 d和29.53 d,种群内禀增长率(r)分别为0.19、0.14和0.16,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21、1.16和1.17,净增殖率(R_0)分别为367.01、135.44和101.25。总体而言,采自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在水稻上的适合度低于甘蔗和玉米上,但在甘蔗、水稻上该虫能够完成其生活史实现种群繁衍,本研究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荧光显微计数法和平板分离法分别对桐花树根茎叶内生细菌总量和可培养细菌数量进行周年动态初步测定,并对拮抗植物病原菌的可培养细菌菌株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桐花树根茎叶内均含有大量的内生细菌,其中根部内生细菌总量为0.88×107~49.67×107ind./g FW,7月份最大,叶部细菌总量为1.07×107~65.07×107ind./g FW,也以7月份最大,茎部细菌总量为1.1×107~19.73×107ind./g FW,以5月份最大;而根茎叶可培养细菌含量分别为1.02×103~13.18×103、0.13×103~11.24×103、0.31×103~10.36×103CFU/g FW,均以3月份数量最大,周年不同月份之间细菌总量和可培养细菌数量均差异显著。用平板对峙生长法,从86株可培养内生细菌中筛选获得1株对香蕉叶鞘腐败病菌、香蕉枯萎病菌、马拉巴栗茎腐病等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的Aec23菌株,经形态、生理生化测试及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Aec23菌株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3.
4.
5.
选用7种除草剂对豆薯菟丝子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药后7 d调查菟丝子防除效果和豆薯叶片药害率,药后15 d调查豆薯块茎药害率。结果表明,30%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菟丝子茎尖防除效果分别达到95.00%和92.50%,对藤茎的防效分别为85.83%和80.83%,但对寄主植物豆薯叶片药害率分别为49.80%和3.72%;50%乙草胺乳油150倍液对菟丝子茎尖防除效果为83.33%,对藤茎防效为75.83%,对豆薯叶片药害率仅为0.89%;44%氟醚·灭草松水剂250倍液对菟丝子茎尖防除效果为81.67%,对藤茎防效为68.33%,对豆薯叶片无药害影响;其余除草剂虽对豆薯安全性好,但对菟丝子防除效果一般。从菟丝子防除效果和豆薯安全性方面综合考量,50%乙草胺乳油150倍液和44%氟醚·灭草松水剂250倍液可选作本地豆薯菟丝子防控的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6.
花生矮化病毒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侵染花生,也可危害豆科、伞形科、苋科和茄科植物,对寄主植物的整个生长期均可造成影响。该病毒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以及非洲和亚洲的几个国家,在我国局部分布。本文从基本信息、病毒特征、传播途径、寄主范围、地理分布、检测、防治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