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历史的回顾柚类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一带。据记载我国柚类栽培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但自古以来柚类大多为零星栽植,在柑桔业中规模小,产量少,品种良莠不齐。1985年,全国柚类栽培面积仅067万hm2,占柑桔总面积120%;产量只有12万t,占柑桔总...  相似文献   
2.
对“水泵及水泵站”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安排上突出综合实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并以此为实践教学平台,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锻炼并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出了课程设计改革的方案以及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一代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西北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材料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耗水规律的影响,寻求旱作区保墒抑蒸及降低农田污染问题的最佳种植措施。[方法]于2021年设置了4种覆盖种植模式: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PM1)、普通PE地膜覆盖(PM2)、整秆带状覆盖(SM1)和碎秆全覆盖(SM2),以传统露地平作(CK)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分、耗水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覆盖较CK能显著增加马铃薯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5.7%~9.7%,且PM1和PM2处理均在淀粉积累期增墒幅度最大,而SM1和SM2处理均在块茎膨大期增幅最大;土层间,PM1和SM1处理均以120—180 cm土层增墒幅度最大,而PM2和SM2处理均以0—60 cm土层增幅最大。覆盖显著降低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5.1%~11.2%,降幅以PM1处理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科学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各行业发展中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范围也不断扩大,机械维修工作中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机械维修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因此给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对机械维修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析现阶段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机械维修问题的有效控制措施,以推动我国机械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以露地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秸秆带状覆盖4行(SM1)、秸秆带状覆盖5行(SM2)、黑膜覆盖(PM1)和白膜覆盖(PM2)共5个处理,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冬小麦土壤温度及产量相关指标的异同。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SM1、SM2)显著降低了冬小麦全生育期0~25 cm土层温度,返青期和灌浆期降温幅度最大,平均降温2.0 ℃;越冬期降温幅度最小,平均降温0.1 ℃;上层土壤(0~10 cm)的降温幅度大于下层土壤(15~25 cm),SM1降温效应大于SM2。地膜覆盖在不同生育时期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成熟期增温幅度最大,较CK增加2.4 ℃;灌浆期5 cm土层降温幅度最大,降低1.8 ℃;无论增温还是降温,PM1效应均高于PM2。覆盖处理一天中,表层土壤温度以中午14:00变化最大,晚19:00次之,早7:00变化最小,且中午14:00均表现为降温效应;秸秆覆盖降温效应(4.9 ℃)大于地膜覆盖(0.8 ℃)。覆盖降低土壤有效积温,地膜覆盖有效积温显著高于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平均增产9.6%,SM2增产率高于SM1;地膜覆盖显著增产(20.8%),PM2增产率高于PM1。产量三要素中,穗粒数受温度影响最大,与各生育时期0~25 cm土层土壤温度、阶段土壤有效积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土壤温度、土壤有效积温、产量、千粒重和穗数等,SM2处理更有利于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产漆酶微生物真菌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及其特性,实验采用室内密闭静置培养法,对添加产漆酶真菌Marasmius tricolor 310b发酵粗酶液对高寒草甸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产漆酶真菌Marasmius tricolor 310b发酵粗酶液后,在整个培养期内土壤CO2释放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35 d后趋于稳定;在整个培养周期,微生物呼吸熵的变化总体呈对数降低趋势,处理组符合方程y=-9.964ln (x)+32.281(R2=0.9744),对照组符合方程y=-9.788ln (x)+28.683(R2=0.95),处理组土壤CO2的累计释放量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菌株310b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矿化作用。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培养前期开始降低,但差异不显著,15 d后处理组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不同阶段产漆酶真菌对有机质的周转速率不同,推测产漆酶真菌对有机质的转化作用与土壤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秸秆覆盖种植是一项新型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旱作农业种植技术。为充分规避秸秆全地面覆盖的低温效应对作物出苗、甚至产量的影响,通过采用秸秆局部覆盖的种植方式,研究确定适合旱作马铃薯增产提效的种植模式。在甘肃省定西市以传统露地平作种植为对照,设高垄秸秆局部覆盖(RM)、平作秸秆局部覆盖(FM)及地膜局部覆盖(PM)研究秸秆局部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变化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覆盖较CK提高0~180 cm土层平均土壤贮水6.55%~16.81%,平均提高12.25%,覆盖间保墒效果RM>FM>PM。与CK相比,PM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5 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1.24℃,秸秆覆盖的降温效应FM高于RM,FM及RM降低土壤平均温度1.82和1.25℃。覆盖较CK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覆盖较CK增产20.55%~22.65%,WUE提高23.25%~26.67%。可见,高垄秸秆局部覆盖(RM)是一种增产提效且适宜于西北旱作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有限灌溉对绿洲沙地春玉米农田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利用中子仪结合烘干秤重法连续监测了河西走廊荒漠绿洲沙地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了玉米农田日耗水量动态与土壤蒸散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除播种-五叶期和拔节-孕穗期外,所有有限灌溉处理及充分供水对照间日耗水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生育时段内日耗水量随生育过程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在吐丝—灌浆中期且高达6.8~10.0mm/d。灌水最少但产量最高的有限灌溉处理MI1全生育期蒸散量仅次于灌水较多的处理MI5。对照CK全生育期蒸散量远高于MI5,增幅达16.0%,而以MI3最低。水分利用效率以MI1和MI3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及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水分利用效率以MI4最低,MI1和MI3水分利用效率均比MI2、MI4、MI5和CK显著提高19.3%,34.1%,15.3%和25.4%。MI1与其他所有处理及对照间、MI3与其他所有处理及对照间灌溉水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且以灌水最少但产量最高的MI1最高,以MI4最低。处理MI1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MI2、MI3、MI4、MI5及CK显著提高35.1%,14.6%,61.0%,36.7%,48.4%,而MI3比MI2、MI4、MI5、CK分别显著提高17.9%,40.4%,19.3%,29.4%,MI5比MI4则显著提高17.7%。因此,有限灌溉能提高绿洲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但有限灌溉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并不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西北绿洲生态条件下,设165 kg·hm-2(N1),225 kg·hm-2(N2)两个氮素(纯氮)水平和105 kg·hm-2(P1)、165 kg·hm-2(P2)两个磷素(P2O5)水平共4个处理,研究了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2P1、N2P2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 644.73、7 686.25 kg·hm-2,同时,水分利用效率(WUE)也较高,分别为11.67、11.49 kg·hm-2·mm-1;千粒重和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磷对籽粒产量构成要素影响不显著;氮、氮和磷互作对籽粒平均灌浆速率(V)、最大灌浆速率(Vmax)、有效灌浆持续期粒重增加值(Ws)和有效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Vs)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籽粒重量的主要因素是Vmax;氮、磷及氮和磷互作对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影响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0.
对华亭县水务局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全面介绍了华亭水务信息业务管理系统及其体系构架,重点介绍了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及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同时,对以往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华亭县水务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