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可导致绝收的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和流行[1].传统的致病型鉴别只局限于表型上的分析,无法对复杂多变的晚疫病菌致病型变化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方法来弥补常规手段的不足,以便更加准确有效地监测其变化趋势.晚疫病菌与寄主马铃薯这一病理体系中的单一抗性基因和相应的无毒基因符合典型"基因对基因"学说,因此基于抗病基因与无毒基因的关系对晚疫病菌分类将更为科学和实用.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晚疫病菌无毒基因序列有Avr1、Avr2、Avr3a和Avr4[2,3].本研究试图分析晚疫病菌基于无毒基因的指纹类型与马铃薯鉴别品种划分的致病型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以期进一步了解病原菌群体结构特征及遗传变异本质,从而更好地指导抗晚疫病育种和品种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