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毕节大方圆珠半夏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对1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的圆珠半夏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的10批半夏样品有23个共有峰,共有峰面积为91.6%~95.8%,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12%~0.40%;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从0.182~1.810min,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在0.02%~0.10%。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圆珠半夏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2.
6%抗坏血酸水剂对烟草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从烟草生长发育、生长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等方面研究6%抗坏血酸水剂对烟草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该药被烟叶吸收后,参与烟草生理生化全过程,促进烟草生长发育;烟草根系发达、植株变高、茎变粗、光合作用效率增强、叶绿素及抗坏血酸含量增加;上等烟率、橘黄烟率较对照提高20%~30%;改善烟叶的品质,平均增产20%,增收2250~3000元·hm-2.  相似文献   
3.
西瓜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夏令消暑解渴佳品,是瓜农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西瓜生产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近年来在西瓜生产过程中,炭疽病的发生,致使蔓茎破裂,汁液外流,叶片逐渐枯萎,瓜皮出现凹陷病斑,直接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个别严重地块导致绝收,严重阻碍了西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烯效唑(Uniconazole)是20世纪80年代初13本住友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水稻、小麦等作物有效分蘖率、同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阻引,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广泛应用于果树、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有机农业”的“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5.
用液-液萃取净化法和衍生化反相高效色谱检测法对绿色新农药单甲脒在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分析。样品经甲醇提取,氢氧化钠衍生化,乙酸乙酯萃取,弗罗里硅土和活性炭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器)测定,紫外波长为238 nm,平均回收率为81.85%~90.16%,变异系数为1.37%~9.32%,单甲脒的最低检出限为0.05 mg/kg。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白菜中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大白菜的食用安全性,优化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大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本经石油醚:丙酮=8:2提取,液-液萃取纯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大白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2.00%~104.1%,变异系数为0.8%~2.7%;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0.10%~103.0%,变异系数为0.8%~2.9%.溴氰菊酯在大白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0.10%~99.01%,变异系数为1.6%~2.4%;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5.31%~103.0%,变异系数为0.8%~1.3%.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经调查鉴定魔芋白绢病由半知菌亚门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对从染病魔芋植株上分离纯化的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试验表明,药剂浓度大于500 mg/L时,3%广枯灵AS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抑菌率均较高,均达到96%以上,建议作为魔芋白绢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8.
Y5247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瓜白粉病Sphaero the cafuliginea是黄瓜的一种常见病害,该病往往在黄瓜的生长旺盛期爆发,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品质降低,失去经济意义,严重影响黄瓜的生产。迄今生产上常选用甲基托布津、腈菌唑等防治黄瓜白粉病.但其效果均不够理想,急需筛选更有效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辣椒白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调查鉴定辣椒白绢病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Sate.引起;对分离纯化的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0℃、pH值5.0~6.0条件下适宜菌丝生长;25~35℃、pH值4.0~6.0、光照、相对温度100%加水等奈件适合菌核萌发。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显示,药荆浓度为100~300μg/mL时,3%广枯灵水荆的抑菌率均为90%以上,75%百菌清WP、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抑菌率在300μg/mL时仅为70%左右;田间防治试验中,3%广枯灵水剂、3%广枯灵水剂+抗病丰(6%抗坏血酸水剂)对辣椒白绢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均在85%以上,明显优于其他供试药剂。其中3%广枯灵水剂+抗病丰(6%抗坏血酸水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发病植株生长恢复较快,有利于提高发病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25%腈菌唑乳油防治辣椒白粉病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白粉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往往在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大面积爆发,导致辣椒叶子早期脱落及果实品质下降,产量大幅降低,一般药剂难以防治。采用25%腈菌唑乳油对辣椒白粉病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达80%以上,产量较对照药剂小区提高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