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5篇
  4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生伟  邵红雨  齐军仓  曹连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77-2977,3067
综述了我国野生大麦的分布、种质资源特色,对我国野生大麦种质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靳正忠  李东广  齐军仓  曹连莆 《种子》2007,26(10):18-20
研究在大田条件下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效应不明显;品种与灌水量的互作对大麦籽粒醇溶蛋白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在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大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水分生理不敏感,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麦类作物育种课题开展研究40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端正育种方向,经常调整育种策略与技术路线,使麦类育种取得显著成绩,自1997年以来先后自育成功或引种成功春小麦、啤酒大麦及小黑麦新品种16个,均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登记。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大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大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并筛选抗旱品种。【方法】选用24个抗旱性不同的大麦品种(系),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两种水分处理下,进行裂区试验种植,成熟后考察株高、主穗长、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千粒重及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情况。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干旱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系)的株高、千粒重、主穗长、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及产量的差异可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主穗长及主穗粒重外,千粒重、产量、株高和主穗粒数的水分处理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品种与处理互作下株高、主穗长、千粒重及产量差异显著。干旱胁迫导致大麦主穗千粒重降低,株高、千粒重及产量均明显下降。【结论】SD96-7、Z029P020P和Z160U020V对干旱胁迫抗性最强,Z198U004V、Harrington、Z132O003O及94啤单131的抗干旱性中等,新引D5属于极弱抗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不同浓度的硅对干旱胁迫下大麦萌发的影响,综合评价各处理下大麦幼苗的抗旱性,确定最佳处理。【方法】分别在种子发芽前使用硅溶液浸种(A处理)和在种子发芽的培养过程中向发芽盒里加硅培养液(B处理)两种方式处理新啤6号大麦种子,两种方式均设置0.0、0.5、1.0、1.5和2.0 mmol/L Na2SiO3·9H2O浓度水平,研究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发芽指标、形态指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A处理下随着硅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芽鞘长、根数、根和芽的鲜重与干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根芽比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发芽率无显著变化。B处理下0.0和0.5 mmol/L Na2SiO3·9H2O浓度下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1.0~2.0浓度区间内根芽比随硅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他各指标随硅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1.0 mmol/L Na2SiO3·9H2  相似文献   
6.
对 7 个蛋白质含 量不同的大麦品种 配制的不完 全双列杂 交分析表 明,籽粒蛋 白及其组 份含量是由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 制的。加性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醇溶蛋白含量> 球蛋白含量 > 清蛋白含量> 蛋白质含量> 谷蛋白含量 。91- 265 和单 106 可作为饲 用大麦较好的亲本 材料,95 鉴 21 和 甘木二棱可作为啤用大麦较好的杂交亲本。在 12 个组合中,91- 265×单 106 组合是饲用大麦品种 的最优组合;对于啤用大麦的选择,甘木二棱×94 啤鉴 106 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7.
啤酒大麦新品种新啤 2号 (原代号 SD96- 4)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作物育种教研室以新引 D3为母本 ,以野洲 2条 2号为父本成对杂交 ,经过南繁北育多次单株选择而成。2 0 0 4年 2月 ,自治区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对该品系进行审议 ,同意进行品种登记 ,命名为新啤 2号。1 特征特性1 .1 植株性状 株高 90~ 95 cm,茎粗中等 ,茎叶蜡粉较多 ,分蘖力较强 ,成穗率较高。1 .2 穗部及籽粒性状 为疏二棱长芒皮大麦 ,穗长 9cm,主穗粒数 2 2~ 2 5粒 ,籽粒淡黄色 ,千粒重 42~46g,比法瓦维特高 2~ 3g。1 .3 抗性 抗条纹病能力强 ,在条纹病流行年份 …  相似文献   
8.
啤酒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啤酒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模型、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以温度、光照、水分、湿度为代表的气象因子和氮肥运筹方式作主导的栽培措施等环境条件对啤酒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效应,蛋白质含量与其它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生产中降低啤酒大麦籽粒蛋白质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4个抗旱性不同的大麦品种为材料,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分析胁迫6 d后大麦叶片表皮蜡质的沉积与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水分胁迫下抗旱性不同大麦品种的膜脂过氧化与表皮蜡质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后大麦幼苗叶片的表皮蜡质含量与未处理植株呈极显著差异,且干旱敏感品种表皮蜡质总体增加的百分率高于抗旱性品种,表明叶片表皮蜡质的变化是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机制,表皮蜡质含量的增加能够对植物进行更好的保护;胁迫6 d后,干旱敏感大麦品种贝赖勒斯和垦啤6号的SOD、POD、CAT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总体都比抗旱性品种的略高,说明抗旱品种存在其他膜保护性物质,在6 d水分胁迫期间对膜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皮蜡质沉积和膜脂过氧化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0.691,P=0.058),可能是膜脂过氧化的中间产物参与了表皮蜡质合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老化对大麦种子发芽特性及淀粉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麦(Hordeum vulgare L.)老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代谢的劣变机制,采用高温高湿(40℃、80%相对湿度)的人工老化处理方法,模拟大麦种子自然老化过程,研究老化处理对大麦(甘啤4号、垦啤7号、P12-8和9810)种子发芽特性及其萌发早期(0~72h)籽粒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4个大麦品种的发芽特性指标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4个大麦品种籽粒内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均逐渐降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相同萌发时间段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籽粒内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均呈现波动式增加;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不同老化处理大麦籽粒的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3)未萌发籽粒中检测不到α-淀粉酶活性,却检测到活性很小的β-淀粉酶。(4)萌发48~72h时,各大麦品种不同活力水平的籽粒内,淀粉含量和种子发芽特性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淀粉酶活性和种子发芽特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