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icolaFangetal)是目前水稻上主要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南昌市在80年代,此病仅零星发生,进入90年代后逐年加重。1994年,南昌市晚稻细条斑病大面积流行发生。是该市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一、发生特点1.发病时间早,流行速度快1994年此病发生时期为历年最早,7月中旬开始发病,早于往年15天左右。而且发病后,由于气候条件适应出现大量菌脓,流行蔓延速度相当快,发生过程出现了二次流行高峰:8月10日~8月18日为第一次高峰;8月22日~29日为第二次高峰。2.面积大,分布广全市共发生6319万亩,占全…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田间为害株率与为害丛率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调查者调查相同稻田内二化螟为害的枯鞘、枯心和白穗等受害稻株,分析平均受害株率和平均受害丛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均受害丛率”在不同调查者之间的误差小于“平均受害株率”。受害株率和受害丛率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当受害丛率小于60%时,受害株率与受害丛率的相关系数超过0.91,用受害丛率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受害株率。  相似文献   
3.
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爱苗)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纹枯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4.14%,比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的防治效果(76.52%)提高7.62个百分点。示范用药区每667 m2产量527.9 kg,比20%井冈霉素每667 m2产量(496.7 kg)增产31.2 kg,增产6.28%。示范区每667 m2减少施药用工2.5元,增加效益62.9元。建议每667 m2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 mL对水45 kg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对水稻叶面进行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4.
二化螟是全省水稻上的一个主要害虫,每年无论是早稻、中稻(一季晚)还是二晚,都是主要防治对象,特别是对第1代二化螟的防治,更为重要。1第1代二化螟发生特点1.1发生和为各时期长据我县1967~1987年测报灯下统计,第1代二化螟从见蛾至终蛾时间长达25~60d,平均32.8d。盛蛾期长达10~24d平均为14.5d,因此造成为害时期相就增长。1.2发生面积很大我县历年早稻面积约3000hm’,而第1代二化螟历年发生面积均达1666hm’以上,占早稻面积55%左右,占历年早稻害虫发生面积的35~90%,平均为60%左右。1.3防治使用高由于第1代二亿螟发生…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测报灯及性诱剂在二化螟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品种测报灯及性诱剂诱集二化螟蛾量的收集清点工作量大小、折线图的分析难易、虫体识别难易等对比分析,智能型虫情测报灯明显优于其它方式,减轻基层农技人员病虫害调查工作强度,是病虫害预测预报必要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