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A total of 50 farmland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Yanqi County, Xinjiang, China,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eight heavy metal elements (As, Cd, Cr, Cu, Mn, Ni, Pb and Zn) were determined by standard method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ollution level and ecological risk status of heavy metal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the Geo-accumulation Index (Igeo), the Pollution Load Index (PLI) and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RI).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Cd, Cr, Ni, Pb, and Zn of farmland soils exceeded the background values of irrigation soils in Xinjiang by 1.5, 1.40, 1.33, 2.63, and 4.92 times, respectively. Cd showed a no-pollution level, Zn showed a partially moderate pollution level, Pb showed a slight pollution level, and Cr, Cu, As, Mn, and Ni showed no-pollution level, compared to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The PLI values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of farmland soils varied from 0.83 to 1.89,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29, at the moderate pollution level. (2) The Individual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heavy metals in the study area was ranked in the order of: As > Ni > Cu > Cd > Pb > Cr> Zn. The RI values of heavy metals of farmland soils varied from 3.45 to 11.34,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6.13, at the low ecological risk level. (3) Cu and Mn of farmland soils we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soil parent material and topography of the study area. As, Cd, Ni and Pb we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human activities, and Cr and Zn may originated from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2.
新疆天山一号冰川地衣地理区系与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整理了分布在天山一号冰川的地衣种类,共5目12科24属51种.地衣区系上包括世界广布种、环极北极高山种、环极低北极及北方种、环北方种、两极和大西洋种、温带种、东亚种、东亚-北美西部、北欧-巴基斯坦-北美种、中亚分布种、北半球大陆广布种、两半球广布种、中国特有种等.同时结合地衣的生长环境特征将该地区的地衣分藓丛生、土生、草地生、地面生、石浮土生、岩面生、荒漠风滚、树皮或树枝生、朽木生地衣种等9种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3.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衣物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该保护区地衣植被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120种、11个变种和4个变型,分别隶属于23科49属。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地理成分有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两极—西太平洋成分、温带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两极分布成分、东欧—北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等11种,其中环北极成分占优势。垂直分布地带有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带、亚高山与山地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及高山垫状植被地衣带等6个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作为世界原始胡杨生长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在研究胡杨对环境约束的适应机制方面提供十分宝贵的资源。胡杨对干旱,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因此,它作为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在保持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平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干旱区特殊的环境、地形地貌条件以及人类对水、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地表水资源的减少,地下水位的下降,最终引起了胡杨生态环境的退化。本文以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分析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是指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她是新疆典型干旱区自然旅游资源奇观和美景、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浓厚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最集中并具有古丝绸之路传奇色彩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更具有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独特风俗习惯,在衣食住行、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婚丧嫁娶、喜庆节日、丝路古迹、冰峰雪岭、大漠风情等方面的旅游资源为主的其它特色旅游为辅的旅游体系。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对其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深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南疆铁路沿线各地州的旅游资源环境、旅游发展条件及制约因素等调研的基础上,对南疆铁路沿线地州的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平台,以新疆各县市统计资料及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后2个4年间,林地和建设用地是先减少后增加,草地则是先增加后减少.在8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的动态特征是: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增加.8年尺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32.前4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17,园地与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大,林地的年变化率较低.后4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19,耕地与园地的年变化率较大,未利用土地和草地的变化率较低,后4年变化程度比前4年明显.最后引入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政策变动、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市场需求和人口增长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新疆开都河下游绿洲农田土壤采集98个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I_(geo))评价农田土壤污染水平,采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农田土壤微量元素污染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Zn呈现轻度污染,Cd与Pb呈现轻微污染,As、Cr、Cu与Ni呈现无污染态势。研究区农田土壤中7种微量元素在3种暴露途径下成人和儿童的潜在非致癌风险商(HQ)从大到小依次为HQ_(Pb)HQ_(As)HQ_(Cr)HQ_(Cd)HQ_(Cu)HQ_(Ni)HQ_(Zn);HQ与潜在非致癌风险指数(HI)均小于1,属于可接受风险水平,微量元素对儿童的HI略小于成人。As和Cd在3种暴露途径下成人和儿童的单项致癌风险指数CR_(As)大于CR_(Cd)。CR与总致癌风险指数(TCR)均小于10-4,属于可接受风险水平;微量元素对儿童的潜在致癌风险略高于成人。研究区农田土壤中As、Cr与Pb是最主要的潜在非致癌风险因子,As是最主要的潜在致癌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