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9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44篇
  73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为了解牛流行性出血病(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EHD)在云南省的流行和分布情况,采用竞争ELISA方法,2019年对11个县市的1 199份牛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检测,同时从各县市检测出的阳性血清中,随机选取18~50份通过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云南省11个县市均检测出EHDV抗体阳性样品,阳性率介于49.3%~91.3%,平均为81.8%;各地普遍存在3个及以上血清型,其中EHDV-7、-10、-6、-5血清型检出率较高,EHDV-8、-2血清型检出率较低,未检出EHDV-1型。结果表明,EHD在云南省流行广泛且较严重,流行血清型复杂。结果提示,需持续开展EHDV血清学监测,重视对该病的防控。此次血清学调查为我国西南地区EHD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稻田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过程中水稻稳产及养分利用效率最大化,设置CK(空白对照)、BC(添加生物炭)、TG(添加土壤改良液)、BT(生物炭及土壤改良液分别减半)4个处理,依据养分运移状况及水稻生长指标的比较,筛选适宜材料类型。结果表明,BC、TG及BT的添加对表层土壤(0~10cm)TN累积、土壤(0~25cm)TP累积及养分损失,BC、TG对土壤(0~25cm)TN累积及养分损失均存在正面效应;TG显著促进表层土壤(0~10 cm)NO3 -累积(P<0.05);除BC外,其他材料的养分表聚作用均促使TN、TP向根部运移(P<0.05);BT处理中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TG和CK(P<0.05),材料处理组在第一节间长度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余处理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处理的理论和实际产量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材料,有效截留NO3 -为主氮素养分,提高养殖尾水养分利用率,降低淋洗污染风险;显著控制水稻底部节间生长,降低倒伏风险;且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性状并无显著抑制作用,因而将其作为水稻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中养分利用效率提升材料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高粱属新材料‘SX-1’的基本性能,对其饲用潜力进行初步评价,本研究以‘晋牧1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 × S. sudanense cv. ‘Jinmu No. 1’)为对照进行连续2年品比试验,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等进行测定。新材料‘SX-1’表现为多年生且雄性不育,第1年抽雄期刈割时平均株高为311.33 cm,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263.00 cm),分蘖数为12.00~13.00个,第2年分蘖数极显著提高(可达40个以上)。建植第1年鲜草总产量为110822.43 kg/hm2,显著低于(P<0.05)‘晋牧1号’(125846.43 kg/hm2);但干草总产量(22300.71 kg/hm2)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19039.32 kg/hm2)。‘SX-1’建植第2年鲜、干草总产量为150373.33 kg/hm2和28866.77 kg/hm2,分别较‘晋牧1号’高10.53%和38.00%,同时较第1年增加了35.69%和29.44%。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含量年平均分别为9.98%、53.28%和2.20%,均与‘晋牧1号’(10.05%、53.93%、2.09%)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年均为35.25%,显著低于(P<0.05)‘晋牧1号’(45.20%);粗灰分为8.59%,显著高于(P<0.05)‘晋牧1号’(7.57%)。相对饲用价值为107.27,高于‘晋牧1号’(92.61)。新材料‘SX-1’生物产量高、耐刈割、饲用品质优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多年生高粱血缘的高粱属种间杂交种是选育饲草高粱的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不育系蓉18 A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选育的高抗稻瘟病,高配合力新的水稻不育系,系四川省目前米质和抗稻瘟病这2个性状结合得最好的骨干不育系之一,蓉18 A配组已经选育20余个组合通过国家及省级品种审定.主要结合成都市气候条件,分析总结蓉18 A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给茭白与鸭共作系统中适宜放养鸭密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茭白单作、茭白田放鸭300、375、450只/hm~2条件下茭白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茭鸭共作能显著提高茭白后期叶片数、干物重及产量,并延缓茭白后期叶片衰败。放鸭密度从375只/hm~2增加至450只/hm~2时,茭白后期叶片衰败加快,且茭白产量不再增加。茭鸭共作显著提高茭白蛋白质、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茭鸭共作系统灌溉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水4500 m~3/hm~2时,输入的N、P、K相当于99.75 kg尿素、38.25 kg过磷酸钙和83.55 kg氯化钾的养分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茭白常规种植密度27795株/hm~2,田间适宜放鸭密度为375只/hm~2,可显著提高茭白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热水需求的激增促进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迅速发展。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主要还是以分户独立系统为主,未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以集中式为主。针对该宾馆热水供应的要求和特点,为宾馆设计了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的集中系统,进行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为将来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苹果(Malus pumila)园中覆盖和埋置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尼龙袋法将新鲜的白三叶覆盖和埋置到苹果园中,分别在白三叶降解1、3、6个月时,利用Biolog微平板法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覆盖和埋置白三叶均可使苹果园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显著提高(P0.05),微生物的多样性除6个月外显著增加、丰富度显著增加,均匀度显著降低(P0.05),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且覆草处理大于埋草,同时,白三叶降解时间的长短也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返园方式间主要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有差异,而导致不同降解时间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差异的主要是糖类。说明在苹果园覆盖和埋置白三叶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而覆盖白三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埋置白三叶。  相似文献   
8.
以红豆杉、无花果、大叶黄杨的植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琼脂与不同灭菌时间处理对3种药用植物外植体褐化、污染及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琼脂浓度的升高,褐化率、褐化等级、污染率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分析,以琼脂浓度10g·L-1效果较好。随灭菌时间增加,褐化率、褐化等级上升,但污染率、发芽率均急剧下降,综合各项指标分析,以灭菌时间5~10min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成形过程进行了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闭式模锻预锻及以闭式模锻、孔分流及约束分流为终锻的两步成形过程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及前期的工艺试验表明:终锻中采取分流、尤其是约束孔分流措施对于降低工作载荷、提高角隅充填能力十分有利,采用矩阵变换技术解决因引入边界摩擦及滑动约束带来的刚度阵非对称问题较为简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以环十二酮为原料,经乙氧羰基化,酮羰基的选择性还原、酯化合成了10个α-乙氧羰基环十二烷基羰酸酯。它们的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用1HNMR还证实了顺反异构体的存在。生测结果表明,其中的一些具有良好的促进植物生根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