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杨树桑天牛的防治孙文康江苏省新沂市自70年代中期成功地引种杨树新无性系69、72杨以来,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成为农田林网、丰产林和四旁主要栽植树种。但同时,蛀干害虫桑天牛随之严重起来。该市从1986—1988年连续3年,不在林内防治虫株,采用...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我县东部、东南部丘陵岗地营造了刺槐、枫杨、侧柏用材林2万多亩.因立地条件和树种选择不当,目前林木普遍老化,表现为:树皮灰白,苔藓密布,侧枝丛生;主干干枯;地上不成林,地下根成网;春季一时青,夏季一片黄,是典型的低产林分(图1).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搞好低产林分的改造工作,1981年我们对立地条件较差,又具有代表性的踢球山林场低产林分改造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为因地制宜的按照客观规律发展林业生产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踢球山林场于1959年建立,刺槐、枫杨、侧柏为主要造林树种,因老化,十几年来,已多次进行改造.现有林地面积6500亩,其中黑松3000亩、侧柏1900亩、白蜡233亩,尚待改造的刺槐、侧柏低产林  相似文献   
3.
对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一些看法○孙文康一、硬件不过硬所谓硬件,是指构成林网要素的树种、混交模式、乔灌草配置、林网结构和林网占有的面积等。高标准农田林网的要求,应该是林带多树种且混交。实际上现在所见大都是单一杨树,少有不同树种混交。一些地方原有的多树种...  相似文献   
4.
杞柳夏季栽插孙文康柳编是以杞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低值易耗用品。柳编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有广阔国际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不少地区积极栽植杞柳。其繁殖多在休眠期进行,在生长期利用未木质化的杞柳栽插,效果也很好,成活率在95%以上。一...  相似文献   
5.
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70、苏桐1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人工,自然杂交及F_1代选育出的苏桐70和苏桐19两个优良无性系,具有生长速度快,生长量显著超过对照兰考泡桐的特点。其4年生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苏桐70分别为10.56%,21.22%,53.85%;苏桐19分别为8.19%,18.58%,40.17%。对丛枝病的抵抗力,苏桐70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分别比对照低21%,28%,苏桐19与对照接近。苏桐70还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自然接干性能强,树干通直圆满等优良特点.本文具体论述了苏桐70、苏桐19的选育过程,无性系测定,区域性试验及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泡桐是重要的优质速生用材树.在经营过程中,通常用植苗造林,生长一年后再平茬,以形成较高的通直主干,这样从育苗到长成通直的主干,往往需三年时间.又因泡桐是假二叉分枝树种,植苗造林后,如不采取平茬接干的方法,形成假二叉分枝,势必限制主干高度的生长,造林时苗干高度即为成材主干的高度,这就降低了干材质量.此外平茬的植株丛枝病发病率(5.5—7.2%)高于不平茬(0.2—0.4%)的植株.因此,为了加快主干生长,缩短成材年限,减轻丛枝病的发病率,我们于1981—1982年在新沂县沭河果园,应用泡桐容器幼苗直接造林、加强肥培措施的方法,使当年主干达到一定高度(图1),为  相似文献   
7.
Ⅰ-214杨、Ⅰ-69杨、Ⅰ-72杨,是我国黑杨派无性系主要造林树种,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桑天牛蛀干危害日趋严重。为此,自1986年~1988年,对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内容包括农药剂型的筛选运用、刨除补充营养寄主、在诱捕树上喷药和注孔防治成、幼虫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病毒可有效地防治害虫,这在加拿大已被证实.但由于使用均为未提纯的病毒,其防治范围也比较小.为探索高度纯化核多角体病毒的毒杀力,笔者于1977年在苏格兰进行防治松叶蜂试验,用能喷洒直径50微米微粒的喷雾器,多角体每公顷使用3×10~7、3×10~9和3×10~(11)三种处理(每公顷加水约6升,并加0.25%界面活性增湿剂),喷洒时间为松叶蜂卵孵化90%时进行.结果认为,以每公顷用3×10~9多角体即达良好效果.1978年,采用多角体油剂试验,地面用手持旋转喷雾器喷洒,空中用直升飞机喷雾.结果表明:地面每公顷用1×10~(10)多角体效果良好;空中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但昆虫种群密度过高,仍落叶较多,由此可见,仅用病毒一种方法能否达到完全防治目的,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亚热带种子园取得的产量超过了美国南方松产区种子产量的好几倍。较温暖的气候,花开得也早,这一有利的条件,可使产量提高30%(Smith 1975)。1976年,一些合作组织在得克萨斯州格兰得河流域选择了一块低地作为试验种子园。要求是要在火炬松、湿地松自然分布区之外的亚热带气候区内,因此,种子园选在得克萨斯州麦克阿兰附近,约距自然南方松产区400公里。在那里建立5个火距松和1个湿地松种子园。每块试验地使用一个产区的无性系,这些无性系是在开雌花由差到好这个范围内选择出来的。供试接穗是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树木合作组织、佛罗里达树木合作组织和西海湾树木改良计划成员们提供的。 第一批种子园于1976年定植,共140株(嫁接苗136株,实生苗4株)。使用的株行距是9.5×9.5米。授粉树的无性系都是从适宜的地区和品种中选出来的,并能够产生大  相似文献   
10.
对南方松类大部分遗传改良计划来说,改良的种子是由优树接穗嫁接建立的种子园产生的.但迄今为止,对优树选择和接穗的收集注意较多,而对嫁接所用的砧木类型则研究的不多.一个多世纪以来,选择砧木和中间砧已被用作提高果树早期产量和限制树形的大小(Sax 1958).Ahlgren(1962,1972)发现在某些北方松属树种中,砧木影响球花的产生和成活,有时还会影响生殖物候学.Holzer(1970)发现,瑞士五针松接穗嫁接在乔松和欧洲赤松上,其开花和生长均比嫁接在本砧、欧洲黑松、美国五针松上的好.Dyson(1975)观察到,展松嫁接在辐射松上通常会变矮,但开花时间与嫁接在本砧上相同.用短叶松和火炬松(Schmidtling 1969,1973)进行研究表明,砧木对接穗的生长和结实性均有影响.材料和方法在1969、1970和1973年分别进行了一些研究,以便确定不同树种和家系的砧木对火炬松接穗的成活、生长和结实性的影响.1969年,对3个火炬松无性系进行了嫁接,1970和1973年对2个不同无性系进行了嫁接.在3年的嫁接中,所用的火炬松砧木大部分是半同胞和全同胞的家系(见表1).同时,也用了湿地松砧木.其它还有短叶松、晚松、光松、弗吉尼亚松、刚松及日本赤松(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