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2.
为继承并创新我国传统明式座椅的造型设计,使其符合当代用户情感偏好,提出了一种基于KE(Kansei Engineering)/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相结合的设计流程。以明式家具中的明式座椅为例,在感性工学研究框架下,对明式座椅形态特征进行感性意象分析,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明式座椅样本以及感性词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感性词汇进行降维、聚类,形成3种最具代表性的用户感性语义词汇,即沉稳的、张力的、简约的;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明式座椅感性词汇的相对权重值;利用形态解析法,将明式座椅样本进行形态解构,分解成不同的部件特征;运用QFD质量功能展开工具将用户的感性意象转译为明式座椅的造型设计元素,并提取关键的设计特征,形成一套完整的明式座椅设计方案。设计出了一款符合用户感性意象的明式座椅,进一步验证了该套设计流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用KE/AHP/QFD构建的明式座椅造型意象设计能够满足当代人的感性需求,可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3.
4.
竹材的肌理表现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材肌理是构成竹材设计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和基本形式,是竹质材料不可忽视的重要美学特性。在竹产品设计中,竹材的肌理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具有自然韵律的竹节表现力,光滑清凉的表皮表现力,竖直细腻的纵剖表现力,优美流畅、粗犷古朴的横剖表现力,以及丰富柔润的编织肌理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折扇是传统扇子的改良型产品,既具有消暑降温、避阳取风的实用功能,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传统民间器具中重要的一员。文中介绍了折扇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了折扇的设计思想,即简洁实用的设计功能、折叠便携的设计理念和雅俗共赏的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6.
玩具是人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伴侣,竹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竹制玩具比其他人造材料的玩具具有许多优点。文章在综合分析竹制玩具的种类和材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设计实例,提出了单体组合法、材料置换法、形态同构法、异质组合法等创新的设计方法,以期为竹制玩具的创新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湘西地区竹林资源丰富,竹产品种类繁多。湘西地区的竹产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地域性、实用性、独特性和文化性的设计特点。湘西地区的竹产品是湘西多民族互相融合、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和物质载体,是湘西文化传播的重要物象媒介。  相似文献   
8.
"宝庆竹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本文以宝庆竹刻传承人张宗凡竹刻作品为切入点,介绍了张宗凡竹刻的制簧工艺与雕刻技法,并从艺术题材、表现技巧、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张宗凡竹刻作品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嘉定竹刻与宝庆竹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嘉定竹刻与宝庆竹刻均产生于明代中后期,社会稳定、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文人官士尚古之风盛行,成为竹刻技艺迅速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嘉定竹刻与宝庆竹刻相似的历史渊源,并从雕刻选材、艺术风格、雕刻技法、传承方式等方面对两者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微缩竹雕是以土家族传统建筑为对象,通过竹雕技艺再现建筑特色的一种雕刻形式。文章详细介绍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微缩竹雕"技艺传承人王仕辉竹雕作品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征。王仕辉老艺人依靠自己掌握的竹刻技艺,以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民间文化为己任,将土家族传统建筑特色、民俗民风、习俗礼仪等有机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推广土家族竹雕艺术和土家文化,使竹雕成为一种传播文化和历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