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3篇
  10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雾、霾的定义,结合天气学原理,归纳总结区别雾、霾天气现象的辨别方法,由此可提高地面观测、目测水平,为气候分析积累资料,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波尔山羊冷冻精液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两种衡释保护剂配方,通过6批次460支冷冻精液的制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乙二醇稀释保护剂。经解冻试验,角发冻后乙二醇稀释剂的精子复活力为0.39-0.40(对照组为0.29-0.30),精子存活率为49.38%-52.56%(对照组为36.25%-38.0%)。  相似文献   
3.
旨在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菌株,并对其脱毒活性组分的脱毒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对目标细菌进行初筛,以对AFB1的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并从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该菌株不同发酵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来定位其脱毒活性组分,同时采用CCK-8法测定活性组分降解AFB1后对LMH细胞毒性,并研究了热处理、紫外线照射、强酸、强碱及蛋白酶K处理对活性组分脱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样品中初筛分离到24株能够在初筛培养基生长良好的菌株,经复筛从中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Y1-B1,其AFB1降解率达到73.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菌株Y1-B1培养物的不同组分进行的脱毒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对AFB1的降解率不同,上清液的脱毒能力最强,细菌细胞裂解物的脱毒能力下降明显,菌体悬液和菌体裂解物上清的脱毒能力最差,由此确定解淀粉芽胞杆菌Y1-B1的脱毒能力主要来源于上清液中的某种活性物质;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与AFB1对LMH细胞的毒性作用相比,AFB1被上清液降解后其产物的毒性显著降低。该脱毒活性组分对不同理化因素处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对高温、紫外照射抵抗力较强,对强酸、强碱抵抗力较差,蛋白酶K仅造成脱毒能力部分减弱。本研究将为解决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提供新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同时为后续微生物脱毒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镜鲤抗疱疹病毒新品种F4为实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TK(thymidine kinase)和ORF72基因为病毒标志基因,分析镜鲤抗疱疹病毒(CyHV-3)选育抗病品系F4在病毒感染不同阶段中的表达量.结果 显示:2个基因不同感染阶段脾、肾组织表达量趋势一致,24 ~144 h呈上升趋势,144 ~ 2...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陇东地区朝天椒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包括产地环境选择、生产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分级标准、贮藏运输方式、生产档案记录、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等内容,以期为陇东地区朝天椒绿色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217个微卫星标记和336个SNPs标记对德国镜鲤F2代68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检测。其中507个标记共组成62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2805.85cM,标记问平均距离为6-31cM;利用软件MapQTL4.0采用区间作图法对体重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研究结果共检测到14个与体重性状有关的QTLs,分布于9个连锁群。其中BIV-5-J有最大的LOD值,为4.46;BIV—I-1的LOD值最小,为2.25。单个QTL平均解释表型变异介于14.10%~45.50%之间,其中贡献率大于20%的主效QTLs有9个。通过BLASTX与斑马鱼蛋白质序列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找到了与斑马鱼酰基辅酶A脱氢酶蛋白、胰淀粉酶仅2蛋白、Apoebprotein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蛋白同源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陕西秦岭地区黑喉歌鸲繁殖行为监测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4—7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初步监测和研究了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近发现的黑喉歌鸲育雏习性和巢穴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维恩  张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04-6304
[目的]介绍刺瓣绿绒蒿的一个新变型。[方法]在青海省花石峡采集绿绒蒿属藏药时发现了刺瓣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var.spinulifera.)的一个白花新变型,与原变种(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var.racemosa)进行了比较。[结果]在青海省玉树州玛多县花石峡生境为海拔4 200 m的小河岸边阳坡草地上发现了刺瓣绿绒蒿的白花新变型,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花冠白色;花瓣两面中下部疏生细刺;花柱具4棱,棱呈膜质翅状,宽约1.5 mm;花丝窄线形。[结论]发现的刺瓣绿绒蒿新变型与原变型的主要区别是植物花冠呈白色。  相似文献   
9.
镜鲤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QTL 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酶普遍存在于动物的各组织中,对磷酸单酯键具有水解活性,是机体生长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和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酶。以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全同胞家系190个个体为材料,用992对微卫星(SSR)标记进行基因组扫描,采用区间作图法,对肠组织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QTL检测显示:5个QTL区间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关,其中3个QTL为99%染色体水平显著性,分别位于LG2(CA2049-CA2371)、LG25(HLJ2941-HLJ3946)和LG28(CA2263-HLJ2873),另外两个QTL区间为95%染色体水平显著性,位于LG14(HLJ3275-CA174)和LG14(CA1276-CA2208),解释表形变异率范围为8.1%~38.9%;2个与碱性磷酸酶相关的QTL区间均为95%染色体水平显著性,分别位于LG8和LG13,可解释变异率分别为7.3%和7.0%。  相似文献   
10.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在大多数物种基因组中数量巨大且分布均匀,是许多水产物种遗传研究的理想标记,因此快速发展了几种高通量、快速的SNP标记分型平台。本研究利用Golden Gate分析技术对鲤Cyprinus carpio转录组测序的1 536个SNP标记合成了一张中等密度SNP芯片,对5个鲤群体的480份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1 235个SNP标记成功分型,约占80%;915个标记至少在一个家系中呈现多态性,占74.1%;标记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介于0.05~0.5之间,平均为0.334,其中48.9%的标记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平均值;5个群体中SNP标记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3左右,为中度多态,杂合度为0.010~0.990,平均为0.5左右,暗示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育种价值及性状改良潜力很大。本研究分型的多态性SNP标记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标记-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