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毛竹等11种浙江省碳汇造林树种含碳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加热法对毛竹等11种浙江省碳汇造林树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并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浙江省主要树种含碳率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毛竹,根部含碳率高,叶部含碳率低;第二类为松类、檫木和杉木,含碳率高;第三类为硬阔中的木荷、青冈和软阔中的桤木.生长速度较快;第四类为软阔中的枫香和硬阔中的山杜英。各树种各部分含碳率均在45.21%~53.88%之间,毛竹、针叶树种各组分的含碳率总体上比阔叶树种高1%~3%,毛竹林、针叶林的含碳率远远高于阔叶林。各器官含碳率可以分为3类:其中干部归为一类,根部和枝归为一类,叶部独立为一类。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以及校园的不断建设,大学校园的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关用电管理部门需要对将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量有一个准确的估计,更好的安排设备检修、更换、扩容等,加强对校园用电的控制。本文利用RBF神经网络对某高校的用电量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然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得到预测的数据,为校园后期的用电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CDM-ARP杉木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浙江省重点产杉区造林再造林项目杉木林的碳汇监测需要,利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立地数量化模型、定量间伐技术、生长收获模型和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CDM-ARP)杉木林碳汇监测方法学,对杉木林分碳密度、碳储量和二氧化碳净吸存量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分为项目规划阶段(造林前)预测和林分生长阶段(造林后)监测。选择易测定的碳库作为监测对象,并用常规测树因子来估测较难测定的各器官生物量和碳汇量。该方法科学准确,省时省力,成本低廉,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4.
CDM-ARP马尾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全省设立的马尾松样地资料,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立地数量化模型、立地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浙江省清洁发展机制再造林项目(CDM-ARP)马尾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该方法科学准确,省时省力,成本低廉,快速高效,能满足浙江省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马尾松林的碳汇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