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光涛 《茶业通报》2005,27(3):115-116
水稻田加塑料膜密闭的育苗方法育出的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65%),虽然每年出圃的茶苗数量在增加,但茶园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加。作者研究一种低成本培育壮苗的育苗方法。1材料与方法研究材料为云南省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云抗10号和云抗14号。试验方法为:①传统的茶苗扦插方法(竹篾笆覆盖遮荫,每天人工浇水);②近年的茶苗扦插技术(塑料膜覆盖苗床扦插法);③浸水扦插育苗法;④茶树全光喷雾(水)扦插法。2结果与讨论2.1传统的茶苗扦插方法其过程是苗床的整理、铺红土、扦插、遮荫。由于荫棚采用竹篾笆,作者采用直径1cm的钢筋做荫棚架,搭成50~70cm…  相似文献   
2.
李光涛 《农业考古》2001,(4):303-304
普洱茶作为茶叶的专用名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载 :“西藩之用普茶 ,已自唐时。”普洱茶是历史上云南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一带所产的茶叶 ,运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普洱交易而得名。普洱茶具有条索粗大肥壮 ,色泽乌润 ,滋味醇厚回甘 ,具有独特的陈香 ,汤色红浓的品质特点 ,并有降低血脂 ,减肥 ,抑菌 ,助消化 ,暖胃 ,生津止渴 ,醒酒解毒的作用。在东南亚 ,港澳台 ,日本和西欧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之美称 ,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普洱茶誉享中外 ,1993年起 ,思茅的部分茶叶生产厂家开始搞换名促销 ,用优质烘青绿茶打…  相似文献   
3.
大叶茶树插穗切口平剪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茶树的核型及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700年的殷商时期,我国人民就把茶叶当作药用。春秋后出版的《尔雅》称茶叶为“槚”,《唐本草》采用了“茶”这个词。因此,无论从植物地理分布或人类对茶的饮用历史来看,茶树都是中国原产。1823年英人勃鲁士(R.B-ruce)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乔木  相似文献   
5.
1.前处理:截取幼龄茶树根尖0.5厘米左右长(芽则截成1平方毫米左右大小的小块),在27℃条件下,于0.2%秋水仙碱溶液中处理3小时。 2.前低渗:将材料移入0.075MKCl低渗  相似文献   
6.
三华李原产广东省翁源县三华区三华乡 ,至今已有 4 0 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目前多分布在广东北部和广西等地。该品种丰产 ,无隔年结果现象 ,为鲜食、加工兼用良种。平均单果重 30g ,可溶性固形物10 %~ 12 % ,果肉紫红色 ,肉质爽脆 ,成熟果味甜 ,有香味 ,成熟期 6月上中旬。笔者从 1985年起在勐海对三华李进行了零星和小规模种植试验 ,1994年以来又在思茅进行了小规模种植试验。1 引种概况种植的三华李有嫁接苗 (桃砧 )、扦插苗和根苗(残根长成的苗 )。按一般的果树种植技术 ,其中嫁接苗每 666 7m2 种植 60株 ,株行距 3m× 3m。扦插苗每 6…  相似文献   
7.
云南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云南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的进展,报道了普洱生茶、熟茶、以及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茶树品种原料人工后发酵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8.
简述云南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的进展,报道了普洱生茶、熟茶、以及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茶树品种原料人工后发酵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9.
云抗10号茶树的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抗10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无性系良种,1986年通过审定成为省级良种,审定号"滇茶一号";1987年通过审定成为国家级良种,审定编号GS13050-1987。云抗10号由于诸多的优良特性,如高产、优质、扦插和移栽成活率高等,备受云南茶区的喜爱。在云南16个省级以上无性系良种中,云抗10号是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良种。到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昌宁大叶茶和腾冲大叶茶的染色体数目都是2n=30。15对同源染色体中,有11对m型染色体和4对sm型染色体,没有发现具随体的染色体。根据Levan等的分类体制鉴定,这2个品种的核型为2n=22m 8sm,属于Stebbirs核型分类的1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