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影响云杉插条生根和早期生长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树种、群体、单株、母株年龄、插条取自植株和枝条的部位、扦插的时间、化学处理、生根基质、大气温度和生根基质的温度。现分述如下。树种、群体和个体取自不同树种、群体和个体的插条其生根能力各异,如挪威云杉的插条较易生根,而红云杉的插条则难以生根。取自同一群体不同单株的插条生根力差异也很  相似文献   
2.
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河北杨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是我国华北和西北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比毛白杨耐瘠薄和干旱,但扦插难成活。我们试图用组织培养法解决河北杨难无性繁殖的问题。一、组培材料和方法选用两种材料,一种是用母树上的生长枝;一种是伐根萌出的幼枝。将枝条取下后剪成长5—6厘米(以顶端5—6厘米为好),放在70%的乙醇(半分钟)和10%的安替福民(5—10分钟)或0.1%的氯化汞(5—10分钟)中进行消毒,再在无菌水中洗刷三次,用消毒卫生纸吸干水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切成3—5毫米长的小段,置于培养基上。为了比较枝切段、叶柄切段及叶片小块的分化效果,把这三种材料分开培养。为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我们采用的是正交法,以MS培养基为基础,附加NAA,  相似文献   
3.
<正> 据1984年的统计,日本已经建成柳杉种子园537公顷,其种子产量也与年俱增,但仍不能充分满足生产上对种子的需求,而且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普通型种子园也存在着几个极需解决的问题:1.在建园后要有近十年的时间才能大量稳定地生产种子;2.这种种子园要占居大面积的优良土地;3.很难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种子园内现有的无性系进行更换,而只能长期固定利用;4.难以施行人工促进开花结  相似文献   
4.
白杨派树种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前言白杨派(Leuse Duby)是杨属中比较优秀的一个派,除具有杨属树种的速生特性外,嫩枝和叶上有白色绒毛,树形雄伟,十分美观,病虫害少,因此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或行道树是很适宜的。在杨属中,又以白杨派的木材较好,故亦可栽培作为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5.
引言组织和器官培养技术在好几年以前就已成为实验植物学的一个部分了,最近发展到考虑这些技术是否能解决林业和园艺植物的无性繁殖问题.已经试验成功的有茎尖的器官培养.目前在这个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引起了很多生物工作者的注意,因它与其他学科有广泛联系.例如:原生质的分离和培养,花粉的诱导成单倍体植株.原生质体培养的重要性,在于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 春榆(Ulmus propinqua)材质好,可用于建筑和家具,也可培养香蕈,叶可作饲料。东北群众对该树种十分喜爱。但扦插不易生根,因而,我们在1980年3月开始用组织培养法进行繁殖试验,已得到完整的组织培养苗,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白杨派(Leuce Duby)是杨属中比较优秀的一个派,除具有杨属树种的速生特性外,嫩枝和叶上有白色绒毛,树形雄伟,十分美观,病虫害少,因此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或行道树是很适宜的.在杨属中,又以白杨派的木材较好,故亦可栽培作为用材树种.其中的河北场(Populus hopeiensis)耐干旱、瘠薄,现已列为西北黄土沟谷地区重要造林树种之一.但白杨派大多插条繁殖困难,一些树种又因杂种起源,用种子繁殖不易保持优树的优良品质.因此,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进行无性繁殖可保持优良特性,加速白杨派的繁殖.  相似文献   
8.
林木组织培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林木组织培养的意义林木组织培养是将林木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从整体中割离下来,在人工无菌环境中进行培养,以达到各种不同目标。人们将林木组织培养作为树木改良的一种手段。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优良个体,是为植树造林提供大量优质苗木的一个好方法。根据印度学者(Gupta等,1980)在柚木(Tectona grandis)组织培养研究中所得的结果看,柚木组培苗的根系比一般插条苗根系要好,这种苗木的根颈处像实生苗一样的没有伤口,因此不易罹病,而柚木的插  相似文献   
9.
通常采用的对比木选择法,应看作是一种家系内选择法(指在天然林中应用时——译者注)。如以对比木和中选木组成的树群为单位,群间环境变异(C~2)在总变异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当采用5株对比木时为17%或更小),那么对比木选择法的遗传改良效是要比个体选择法小。假如对比木与候选木是有亲缘关系的话,即使C~2较大,个体选择法也比对比木选择法的效果好。已发表的关于天然林中树木亲缘关系和C~2的估计值表明,在很多树种中,对比木选择法实际上比个体选择法所获得的遗传增益小。在任何情况下,对比木选择法都很少比个体选择法更有效。作者建议,在选择优树时,采用新的方法校正立地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