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5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SSR标记鉴定桂单22号杂交一代种子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桂单22号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和10对玉米SSR位点引物为材料,筛选出了适合该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引物;并对利用嫩芽和干种子为材料提取DNA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建立了一套利用SSR标记技术快速,简便进行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为培育适合南方热带地区种植的丰产稳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材料为基础引入国内种质构建群体,创制适合广西生态环境的玉米自交系,配制组合,通过多年、多点鉴定选育出桂单668玉米新品种.2018年参加广西玉米区域试验,春、秋两季平均产量7686.0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5.3%...  相似文献   
3.
以10个热带、温带玉米群体为材料,采用混合线性(AD)模型和MINQUE(1)法,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遗传方差分量比率、群体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群体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为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产量相关性状狭义遗传力为穗粗>百粒重>穗粒重>穗长>籽行数>行粒数>秃尖;加性效应最好的2个群体是豫综5号和墨黄1号;显性效应最强的4个组合为墨白962×豫综5号、新墨1号×WBM-C4、墨黄1号×SUWAN-1和墨白962×EP7;综合来看,豫综5号和墨黄1号是最具利用潜势的群体种质。  相似文献   
4.
针对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历史数据分析,设计了支持农业转化项目管理决策的数据仓库。给出了项目管理的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制定了针对项目管理数据的抽取规则,并使用ETL工具,将数据抽取、转换、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对该设计进行了工程实现;利用展现工具对该数据仓库的OLAP功能进行了检验;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相关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为农业转化项目经费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科技金融结合的“政银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充分运用成果转化政策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企业信用互助资金、银行贷款等金融资源,发挥科技金融的杠杆作用,走出一条解决科技企业创业融资难、成果转化难等问题的新路子,有效保障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讨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其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方法]以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为母本,以5个有代表性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结果]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具有较高一般配合力(GCA)正向效应;Q12×CA339等8个组合具有较强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正向效应,Q1×F19等5个组合具有较优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结论]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对组配丰产型组合有较大育种利用潜势;组合Q12×CA339、Q1×F19、Q2×Q205、Q10×CML171、Q2×F19、Q2×F06、Q9×CA339、Q10×Q205具有较强杂种优势潜势;来自不同遗传背景普通玉米自交系转育的被测系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7.
糯玉米新品种桂糯6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糯61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桂糯系255作母本、桂京糯3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株高239cm,穗位高83cm,果穗筒型,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果穗外观品质好、蒸煮口感糯性柔软等特点,201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18027号,适宜在广西及东南甜糯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近几年所选育玉米品种的表现情况,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玉米品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已审定或参加广西各类试验的玉米品种中筛选28个品种进行展示试验,以桂单162为对照(CK)品种,测定参试品种籽粒产量、全株生物产量及青贮玉米品质指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淀粉)。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排名前6的品种为桂单203、桂单669、桂单236、桂单662、桂单665和桂单551,其中桂单203每667m~2籽粒产量最高,为686kg,较桂单162(CK)增产34.25%;全株生物产量排名前10的为桂单669、桂单236、桂单901、桂单550、桂单203、兆玉200、桂单662、桂单658、GU1732和GU1743,每667m~2均不低于4.30t,其中桂单669最高,达到4.84t,较桂单162(CK)增产12.56%。青贮玉米品质分析达到二级标准的有桂单165,达到三级标准的有桂单665、桂单552、桂单658、GU1739、贺玉208和GU1743。综合来看,桂单203适合作粒用玉米,桂单658和GU1743适合作青贮玉米,若用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则应根据当地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必要时可多品种进行混合种植。  相似文献   
9.
谭华 《中国种业》2019,(9):77-79
桂单673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与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科企合作育成的玉米单交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结实性好、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等特点,201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19092号。介绍了桂单673的特征特性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和优质种子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实践证明,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对于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正处于一种新旧交替和过渡阶段,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