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饶阳试区综合防护林体系树种选择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干旱盐碱类型区综合防护林体系树种选择的优化模式和适生序列。  相似文献   
2.
综合防护林体系饶阳试区鸟类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综合防护林体系万亩试区与试区外零散林带中的鸟类数量的对比调查,初步证明试区内的鸟类数量较多。调查中共获鸟类标本27种,,分隶6目16科。其中繁殖鸟(包括留鸟与夏候鸟)占74.07%.非繁殖鸟(全为旅鸟)占25.93%。  相似文献   
3.
4.
干旱沙地开沟造林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正>自1954年我所西陵试验场发现易县毛白杨 雌株(以下简称易县雌株),至今已有30余年 历史。这些年来,各地相继进行了引种栽培, 并已广泛用于生产。多年来,在各种立地条件 下栽培,生长表现良好,充分显出适应性强、 生长快的优良特性,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 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已被列入全国 毛白杨优良类型之一。现将易县雌株在各地的 生长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林带使作物增产的报道;法国人Guyot指出,灌溉条件下,林带可使小麦增产21.8%,丹麦人研究认为,可以平均增产5%,据我们1985年研究认为,在100亩左右的长方形林网内平均增产5.5%。有关林网保护下的农作物质量及其增产机制的报导还不多见。为了系统的了解防护林体系保护下的农作物产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今春长期干旱,5月15日以后气温骤然上升,形成了严重的干热风天气。据邯郸、邢台、衡水三个地区反映,遭受干热风危害的小麦面积有四、五百万亩,其中严重的达150万亩以上。我们对一些遭受干热风危害严重的地区进行了考察,现将几个问题汇报如下:一、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我省广大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树木稀少,春季干旱多风,农作物极易遭受干热风  相似文献   
8.
结合饶阳县万亩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笔者于1984~1985年进行了开沟造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林木成活率达93%以上,林木总生物量(造林后2.5 a)是不开沟造林的1.6倍,同时改善了土壤的水分、养分状况和林木叶片养分含量,为干旱瘠薄的沙地造林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河北平原黑龙港流域。多年来旱、涝、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建立多林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可以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防御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建立综合防护林体系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良树种,采取科学的造林方法。本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热资源有余,水分不足,造林成活率低,是阻碍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限制因子。因此,在饶阳试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针对本地的自然条件特点,采取开沟和适当深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自然条件概况饶阳县位于黑龙港地区中部,地理位置在北纬38°04′~21′,东径115°33′~53′,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省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引进国内外杨树新品系,到目前已有600余种(包括纯种、变种、杂种、无性系)。为了做到适地适树,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速生、丰产、优质树种,提高林地生产力,我省在不同地点、不同立地条件下建立了一些杨树品种对比林。现将临西县仓上大队杨树品种对比林的试验情况,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