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该技术可将常规造林时间延长至3个月,既避开春季气候干旱、风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又避开农忙季节,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采取幼苗插缝既减少劳动强度,加快造林速度,又避免土壤养分散失,再辅以坐水栽植,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一般当年造林成活率可达85%以上)。这项技术广泛适宜于各类沙区,对防沙治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盐碱地胡杨植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杨,又称异叶杨,是杨柳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可达60厘米,生长缓慢,胡杨是一个多变的树种,春夏为绿色,深秋为黄色,冬天为红色。胡杨树冠呈球形,幼树和大树的叶形不同,分别呈线状披针形、卯圆形或三角形。胡杨喜光,不耐庇荫,耐盐碱,可在耕作层含盐量达1%的地方正常生长。胡杨耐涝、耐旱、耐热、抗寒,对大气干燥,风沙侵蚀有较高的适应性。根蘖萌发能力强,干枝能分泌盐碱,利用胡杨改造盐碱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乌拉特前旗苏集沙地飞播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以便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