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基于当前珍贵树种培育特别是用材为目的的造林方式问题,通过天然林以及生态、景观人工绿化中的相关乔木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培育用材为目的的双列植培育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模式与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2017年在浙江省建德市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林病害始发期和盛发期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种不同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e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杀菌剂)400倍液防治效果略差外,其他3种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叶片和果实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落叶期推迟时间和产量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对美国山核桃病叶、病果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7.06%和98.16%;落叶期推迟时间最长,比对照推迟98 d;产量增加最大,为对照的362.86%;其次为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3种治疗性防治药剂能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  相似文献   
3.
对雷竹Phyllostachysviolascens‘Prevernalis’林开展穴施缓释肥和沟施缓释肥实验,以常规撒施复合肥为对照,通过对雷竹林土壤养分、竹株(包括地上茎、竹枝、竹叶、竹鞭和竹根)生物量干质量和植物组织养分的分析,研究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对雷竹林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雷竹林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常规施肥处理下降最多,达到0.52个pH单位;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量由大到小均为常规施肥处理>穴施缓释肥处理≈沟施缓释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积累较施肥前分别增加26.40%、20.74%和3.98%;竹株总生物量干质量为常规施肥(985.37g)<穴施缓释肥(1 276.49 g)≈沟施缓释肥(1 119.85 g);竹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现为常规施肥<穴施缓释肥≈沟施缓释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穴施和沟施缓释肥促进了竹株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综合肥料利用效果,穴施和沟施缓释肥处理显著优于常规施肥,穴施对雷竹地上部分养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沟施对雷竹地下部分养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山核桃林地土壤酸化普遍,但土壤酸化对山核桃树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尚不明确。采用盆栽砂培试验,通过浇灌不同pH值(4.5、5.0、5.5、6.0、6.5)营养液,研究根区环境酸化对山核桃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pH值的降低,山核桃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F_v/F_o、Φ_(PSⅡ)、ETR以及q_P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pH值5.5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山核桃树对根区环境酸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当根区环境pH值5.5时,会对山核桃苗造成一定的损伤。NPQ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pH值的降低先下降后上升,pH值6.5处理的山核桃叶片NPQ最高,说明改善根区酸化环境有利于提高山核桃幼苗的光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森林康养资源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准确掌握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优化产业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和地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等森林康养资源为对象,采用Arc GIS、SPSS等工具进行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探讨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杭州市现有9类227处森林康养资源,去除重复入选地,共计179处;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整体呈聚集式分布(R<1),表现为“一群、多核、两带”的分布特征;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其中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针叶林面积等自然因素和公路里程数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公路密度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土壤措施对退化山核桃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及干腐病防治的影响,设置了酸性改良(T1)、养分调控(T2)、综合措施(T3)和加量综合措施(T4)等处理。测定不同土壤措施下山核桃林地土壤p H和主要养分含量,并调查统计了感病指数、发病率和病斑数等防治效果指标。结果表明:酸性改良处理提高了土壤p H和有效磷含量,养分调控措施对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提升有明显效果。土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山核桃抗干腐病能力,发病率、感病指数和病斑数分别下降了44%~64%、38.2~60.6、6.62~12.2,其中以酸性改良和养分调控结合综合的措施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