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0篇
  35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用广西甘蔗研究所甘蔗复合肥实验厂近年开发生产的N-B多元素甘蔗专用杀虫型复合肥,结果表明,甘蔗产量比用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配合施用的增产19.2%,杀早效果达93.0%,杀虫、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松滋市“一站式”农村沼气服务模式建设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入的考察了湖北省松滋市“一站式”沼气后续服务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建设现状;通过总结、对比等方式,对该模式做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发现“一站式”服务模式在优化人员配置、稳定服务人员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存在诸如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网点收入保障不足等问题.最后在分析“一站式”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湘潭市能源的生态足迹及森林固碳减排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足迹作为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明而综合的特点。采用生态足迹成分法对湘潭市2003年能源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对湘潭市2003年CO2排放量及森林固碳减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湘潭市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653 hm2,实有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077 hm2,人均能源生态足迹赤字为0.576hm2;2003年湘潭市CO2排放量为1 186.42万t,现有森林CO2年吸收量为140.25万t。通过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生产力,每年可多吸收74.27万t CO2,实现减排6.26%。  相似文献   
4.
2017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正式启动。项目在农业绿色高效生产、种养耦合、生态循环、面源污染控制、多功能田园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按照单一技术规范化、复合技术集成化、体系技术系统化的思路,任务创新集成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绿色高效生产、种养循环新模式、生态型高效设施农业、农村生活污染物控制等环节的十大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一套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全域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和示范样板,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推动水源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增收及区域脱贫攻坚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免疫相关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的功能,了解FKBP对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分离克隆获得FKBP46基因及其纯化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6.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visible-NIR spectral features of the leaves of a sugarcane variety(ROC 22), the spectral reflectance an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were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ere analyzed.Prediction models were built eventually.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r greater than 0.8 was found in 527-578 nm and 701-731 nm between spectral reflectance and chlorophyll content.And the red edge position(REP) was also found having high correlation with chlorophyll content, with the highest r of 0.8442.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ost sensitive bands for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48471 NDVI values were computed with different wavebands for each sample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chlorophyll were also analyzed.The distribution maps of NDVI and its correlations in a two-spectral-dimension space both indicated that the red band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than the NIR bands.The suggested sensitive red range was 710-735 nm, especially 720-725 nm; and the sensitive NIR range was from 780-850 nm, which had the higher robustness.The chlorophyll predication model with NDVI(725 and 840 nm) in tillering stage had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s of 0.7386, and was recommended for guiding the subsequent ridging fertilization.  相似文献   
7.
对陕西主栽猕猴桃品种“秦美”不同枝类叶内8 种矿质元素,在年生长季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营养发育枝和短果枝叶内矿质元素含量在年生长季内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中N,P,K 含量变化呈下降态,Mn,Cl含量呈上升态,Cu 的含量变化较小,Fe 的变幅较大,Zn 的含量呈交替升降变化;不同元素都有相对较为稳定的时期;对于猕猴桃叶片营养诊断,建议采样的枝条类型为营养发育枝中部的成熟叶片,采样时期为7~8 月份  相似文献   
8.
2005~2006年在广西隆安县的屏山、古潭、那桐3个乡镇设置标准地,对嫁接3~4年龄板栗林分别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含稀土有机无机复混肥(以下简称:稀土有机复混肥)及不含稀土有机复混肥(对照).结果表明:(1)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年均板栗果实产量为1 442.2~4 918.3 kg/hm2,平均比对照提高42.77%;(2)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板栗果实淀粉、总糖及蛋白质平均含量依次为33.99%,6.84%,3.80%,分别比对照提高2.17%,1.67%,2.42%;(3)板栗叶片叶绿素平均总含量为7.91 g/cm2,比对照6.47 g/cm2平均提高22.26%;(4)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年均板栗收入为11 790.5元/hm2,比对照7 705.6元/hm2增加经济收入60.73%;(5)除抽枝生长和结果状况外,所试验项目均以1 125 kg/hm2稀土有机复混肥施肥量的各项指标为最佳.试验也表明:栗园土壤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能明显提高板栗对病害的抵抗力,增强板栗树势,其中以施用1 687.5 kg/hm2稀土有机复混肥施肥量的植株抗病害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砷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在砷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过程中往往忽视纳米颗粒能够使结合态的砷重新释放,导致有效态砷浓度升高,探究土壤中黏土矿物对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五价砷(As(V))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农田土壤砷修复理论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蒙脱石和高岭石改性石英砂,通过砂柱迁移试验系统地研究了GO、As(V)和GO-As(V)在填加0%、10%、30%和50%的蒙脱石和高岭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岭石和蒙脱石改性石英砂填加比例的增加,GO和As(V)的迁移能力均呈降低趋势,且GO和As(V)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曲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GO在50%高岭石和蒙脱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回收率相对于石英砂柱分别下降了14%和17%,As(V)分别下降了15%和12%;在共迁移试验中,GO和As(V)在石英砂柱中回收率分别上升至99%和100%。分析表明,As(V)在蒙脱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能力大于高岭石改性石英砂,而GO与之相反;当GO和与As(V)共迁移时,二者在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均大于其单独迁移。本研究表明GO、As(V)释放到土壤后,能够加速As(V)的迁移,造成土壤砷污染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管氏肿腿蜂林间防治松墨天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氏肿腿蜂是有效防治松墨天牛幼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根据前人经验,本试验于2004-2007年在福建厦门进行林间放蜂防治和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放蜂方法以每株放蜂法和隔株放蜂法为优,校正寄生率分别达31.27%和30.99%,明显高于中心放蜂法的11.36%;最佳放蜂时间为6-7月份,此时林间温度为27℃左右,适于管氏肿腿蜂活动,也是天牛幼龄期,易于被寄生;放蜂密度以蜂虫比为3∶1为宜.林间示范推广试验效果表明,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幼虫切实可行,寄生效果均稳定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