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胎次、体况相近的经产母猪45头,随机分作两个试验组(试验组I和II)和一个对照组。试验组母猪均在配种前5分钟内向子宫内注入特定的酸性溶液,以降低其子宫内环境的pH值;对照组母猪不经任何处理。试验组(I、II)和对照组母猪的配种方式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均相同。结果表明,仔猪出生性比(雄∶雌)试验组I(酸性溶液pH4.0)为75.29∶100(雌仔率57.05%),试验组II(酸性溶液pH5.0)为138.44∶100(雌仔率41.94%),对照组为111.11∶100(雌仔率47.37%)。仔猪出生性比试验组I、II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5.82和-27.33。经t检验,它们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3.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是为了贯彻、响应、落实当前《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范内容,切实保证食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过关。在该过程中,需要深入基层探究畜产品安全检测站相关检测结果,大力检测样品包括肉、蛋、奶等食用畜产品,同时也对饲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进行检测,全面优化包括养殖场、屠宰场、奶站、贸易市场、兽药经销点、超市等地方畜产品质量,这关乎到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4.
穗轴作为拟轮枝镰孢菌侵染果穗引发玉米穗腐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影响病原菌的侵染和扩散。为了深入开展玉米穗轴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的研究以及了解玉米穗腐病子粒与穗轴抗性的差异,进行抗性鉴定体系的优化,利用164份国内外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两年两点的接种鉴定筛选优异抗源,对发病边长、发病芯长、发病面积、发病相对面积等4个抗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边长能较大程度地区分不同自交系间的抗感差异且又在材料内具有较好的重演性。把发病边长确定为玉米穗腐病穗轴抗性鉴定指标,对参试自交系进行抗性评价,鉴定出CML27、BT-1、CML274等58份穗轴高抗自交系,筛选出BT-1、CML173、CML193等8份子粒与穗轴均抗穗腐病的优异抗源。  相似文献   
5.
在隔离环境中,按植物病毒学的标准程序,测试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传染途径,结果表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具有广泛的传染途径,可以通过机械传染(嫁接、摩擦)和介体传染(菟丝子、蚜虫、烟盲蝽、叶蝉)等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6.
热带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 6个世代平均值分析方法 ,对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株高、穗位高等光周期敏感的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钝感×钝感组合 5个性状加性基因效应的贡献占总遗传变异的 11.3%~ 5 3.6 % ,显性效应贡献占 36 .0 %~ 78.6 % ,上位性效应占 5 .5 %~ 2 7.0 % ,说明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普遍存在 ;而钝感×敏感组合 5个性状的加性基因效应的贡献为 6 6 .9%~ 84 .5 % ,显性贡献为 11.6 %~ 30 .7% ,上位性贡献为 1.4 %~ 5 .2 % ,说明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显性和上位性效应作用显著降低 ,但不同钝感×敏感的敏感组合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温带遗传成分在钝感×敏感杂种后代中所占的比重 ,对减弱光周期敏感反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含有 2 5 %热带成分的BC1敏感性状最弱 ,利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7.
两种纬度生态条件下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比较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在中、低两种纬度生态条件下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在长日照生态条件下,热带、亚热带群体具有明显的光周期敏感特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严重失调是光周期敏感表现的最突出矛盾.不同性状和不同群体的光周期敏感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对各性状光周期敏感系数(RD)的比较,ASI、吐丝期、穗位高、株高等可作为反映光周期敏感特性的指标.热带、亚热带群体营养生长的生育时期、株高、穗位高在2种纬度环境之间显著相关,产量和多数果穗性状在2种纬度环境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长日照环境下热带、亚热带群体的生育时期、株高、穗位高与短日照环境下群体基因型的表现有关,但长日照条件下产量较高的群体,短日照条件下反而产量较低.长日照条件下不能准确鉴定热带群体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直接反映基因组序列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定位、多样性分析、作物遗传育种及医疗等领域。近几年,伴随着芯片杂交技术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通量、高自动化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有许多新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检测新技术,包括dCAPS、KASPar、基因芯片、简化基因组测序和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等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分子标记的检测和遗传相关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207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基础上,以自交系N6和BT-1为亲本组配了包含250个家系的F8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玉米株高等7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叶面积均检测到6个QTL,穗位高、穗位高/株高、穗上叶片数均检测到5个OTL,叶片数检测到4个QTL,穗上叶片数/叶片数检测到7个QTL.7个株型相关性状QTL的上位性效应分析,都检测到了加性x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上位性QTL也是株型相关性状的重要遗传基础.研究还发现,有16个影响不同性状的QTL位于染色体上相同的标记区间内,表现出了成簇分布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净菜加工过程中最优的消毒剂配方,结果表明:净菜加工过程中最佳消毒处理为O3浓度为10g/h、NaClO浓度为0.025%、浸泡时间为7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