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19篇
  21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开发绿色食品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绿色食品的概念及意义,并就开发举措和其市场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3.
4.
开发绿色食品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绿色食品的概念及意义,并就开发举措和其市场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6.
西瓜生殖细胞原位转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瓜有性生殖过程,将常规提纯的质粒DNA稀释后,涂抹在授粉后的柱头上,使其随花粉管伸入胚珠过程中形成的通道进入到生殖细胞,形成的合子胚在适宜的发育条件下,在植株原位发育成熟,从而得到转化种子。  相似文献   
7.
选择鱼油、豆油、花生油、亚麻籽油、菜籽油作为鲫鱼饵料脂肪源,配成5种等能等氮的饵料,探究不同脂肪源对鲫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鱼油组鲫鱼的试验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豆油组、花生油组、亚麻籽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亚麻籽油组鲫鱼的试验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低,显著低于豆油组、花生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鱼油组鲫鱼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豆油组、花生油组、亚麻籽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研究表明,使用不同脂肪源饵料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生长性能效果最好的是鱼油,最差的是亚麻籽油。  相似文献   
8.
玉米花粉和花丝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离体玉米花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储存一定时间后,用于田间授粉,通过计算其结实率,研究离体玉米花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活力保持时间的长短.结果表明,低温可显著地延长离体玉米花粉的生活力,离体玉米花粉生活力保持在90%以上的储存期限是:24℃保存8h,4℃保存32h,-20℃保存56h.给吐丝后不同天数的果穗授粉,通过计算其结实率,研究玉米花丝生活力的保持时间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吐丝后的1~6d,玉米花丝的生活力最旺盛,结实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梁小红  仪治本  赵威军  段运平  崔贵梅  孙毅 《作物学报》2006,32(8):1107-1110,T0001
高粱凡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CMS)的细胞质来源于IS12662C,A2细胞质杂交种目前已用于生产。本文以A2/B2 V4为材料,对A2CMS小孢子败育过程作了细胞学观察,并对小孢子败育过程中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作了分析。研究发现,在A2雄性不育系A2V4的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不形成或提前解体;绒毡层细胞畸形化;绒毡层细胞虽发育正常,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这些都导致小孢子退化。A2细胞质雄性不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从后期Ⅰ开始出现异常,同源或姊妹染色体向两极分离时滞后或不分裂;染色体多倍化;一个细胞内出现多核和多核仁现象,最终导致小孢子败育。  相似文献   
10.
玉米胚叶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玉米(Zea mays L.)组织培养早在70年代就已开始, 已有从花药、幼穗、幼胚等不同外植体获得再生植株的报道[1~5]. 然而用玉米胚叶诱导愈伤组织并再生出完整植株, 却未见报道. 以玉米胚叶作外植体诱导产生再生植株, 避免了以幼穗、幼胚等作外植体进行玉米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时, 取材受生长季节限制的困难, 极大地方便了取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