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Atrazine基因导入黑龙江大豆品种及其表达和遗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子房直接注射法将抗Atrazine基因导入了24个黑龙江大豆品种(系)中。经两次叶片涂抹法检测证实,对Atrazine表现出抗性的植株达29.4%~43.7%。进一步用PCR法检测证明,在99份导入抗性基因的材料中有5份(内有F#-1代,F#-2代株)扩增到了抗性基因。这表明抗性基因导入后已获表达,并遗传到了后代。初步的大田检测表明,导入抗性基因的克交87-4265F#-2代植株,在出苗前土壤喷施Atrazine情况下植株不受害,生长正常,表明它对该除草剂有抗性,而对照株则92%受害死亡。  相似文献   
2.
3.
<正> 三、籽粒苋纳入种植业结构的意义本地区种植业中作物类别单调,仅常见的粮食、油料、经济三类作物。随着对粮食提高质量的要求及饲料作物纳入种植业体系以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要求。籽粒苋作为一种理想的粮、饲兼用作物更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作为谷物营养成分添加剂的意义。由于籽粒苋籽粒含蛋白质16%以上,赖氨酸及脂肪含量均高,故是难得可贵的优质  相似文献   
4.
地面(出苗前)或植株(幼苗分枝期)喷施Atrazine液后,从田间观测及考种结果看,未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对照株受害严重,或枯死或严重减产;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植株后代F_4、F_5代基本不受影响,单株产量与未喷液的对照株相近或略高。这显示了导入的抗性基因对Atrazine的抵抗作用。通过喷施Atrazine已筛选出了多个抗性较强的株系,有望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抗性稳定的株系,用到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5.
读了“关于粒用苋的几点认识”一文(本刊1986年第4期)感到有些问题值得讨论,特别是其中提到“苋菜……可做为叶用蔬菜外,它只是处在一种被汰除作物的行列,而沦为杂革的一种植物”,这恐不尽然,仅提出一些事实来商榷。  相似文献   
6.
籽粒苋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第1届国际籽粒苋学术会议于1991年9月在墨西哥的Oaxtepec召开,来自墨西哥、美国、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秘鲁、阿根廷、智利、古巴、玻利维亚、中国、印度、尼泊尔、肯尼亚、前苏联、德国和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8.
籽粒苋草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是在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指引下进行的。苋草产业在我国发展十分适宜,有粗蛋白含量与质量高、青饲料产量高、抗逆性强与播种量低4大优点,喂饲效果明显,有重要的节粮作用。草产业不仅能快速高效地发展畜牧业,而且对缓解广大山林草原的过牧压力,挽救与修复自然生态资产、进行全面生态文明建设有利。此外,在草产业发展进程中可从非耕地、低产地为起点以知识密集型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为依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作为粮、饲兼用作物籽粒苋的利用途径更多方面是在饲用上,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农民又习惯于从畜禽那里获取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上,所以家庭养殖较普遍,每家总有几头猪,几只鸡或一头牛,这就常出现畜与人争粮食的现象.近年来有些地区由于种植了籽粒苋,从而缓解了农村饲料不足而引起的人畜争粮矛盾.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笔者之一1982年自美国茹代尔研究中心引回籽粒苋三个品种: №1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82 S—1023千穗谷产地墨西哥、籽粒淡黄色№2 A.hypochondriacus 82 S-1024千穗谷原产地墨西哥籽粒橙黄色№3 A.hybridus 82 S—1004绿穗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