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柳河县地处吉林省的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又受海洋气候的影响。从地形上属丘陵山地。柳河现有耕地面积7.2万hm2,农物种植以玉米为主,年种植玉米面积5.3万hm2。随着玉米杂交种的普及应用,玉米杂交种的品种繁多,在低温多雨年份容易引发黄枯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防治玉米苗期黄枯病的主要方法包括选购良种,培肥地力,适时播种,及时喷药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成为当前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天然林资源受到严格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渐次开展,全社会办林业形成气候。湘杉树作为保康县首要用材造林树种,本文就谈谈杉树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保康县山林资源丰富,核桃种植历史悠久,但种植水平和发展质量普遍不高,与现代农业产业化不相适应.结合保康县的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制约核桃发展的瓶颈,并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1采精前公猪的训练一般在7个月进行。训练从性欲较强的公猪开始。先把发情旺期的后备母猪赶入公猪圈,最好多准备几头后备母猪,在几个公猪圈内同时训练。阻止公猪的阴茎插入母猪的阴道。采精前,手上先戴上塑料手套。  相似文献   
5.
在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生态发展背景下,营林造林不仅是进行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林业生产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就营林造林中的播种育苗技术展开分析,包括选地、播种育苗方式选择、管理幼苗。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已经历较长一段时间了,产蛋率下降问题总是困扰着山东省大部分地区的肉种鸡场,临诊上通常表现的症状:轻微咳嗽,严重者呼吸困难,伴随出现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达10%-40%),蛋品质下降,周死亡率略为上升(0.5%一回%)。病鸡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某些鸡见有头肿,普遍见黄白样下痢,粪便中见有未消化的饲料。病理剖检一般可看见不同程度的气管炎,呼吸道内有大量粘液,肿头的鸡可在颜面下见胶样水肿和出血,肠道有弥漫性肠炎,盲肠扁桃体肿大及充血,一般无明显的新城疫病变。实验室检验NDHI抗体滴度均不高(6-glogZ…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猪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体外模型探讨亮氨酸对乳成分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分别用0(对照组)、1、5和10 mmol/L的亮氨酸处理猪乳腺上皮细胞24和48 h后,检测细胞活力,分析乳蛋白、氨基酸转运载体、葡萄糖转运载体及脂肪酸转运载体的基因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的表达和磷酸化情况以期探索体外亮氨酸调控乳成分合成的机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亮氨酸处理48 h后细胞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0.05),且以亮氨酸浓度为1 mmol/L时细胞活力最高。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组的αs2-酪蛋白(CSN1S2)和κ-酪蛋白(CSN3)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5 mmol/L组的CSN1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氨基酸转运体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4(SLC1A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5(LAT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7(SLC7A7)和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的mRNA相...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常常引发突发性、持久性的生态环境灾害。其中,以工矿区人类活动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最为剧烈。本文以开元矿为例,采用实地调查、类比分析、图形测量、专家咨询、模式预测等相结合的方法,对井田开发进行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塌陷特征、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土壤理化性状、景观格局、生态植被及系统稳定等。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亚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铁表观消化率及血清铁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28±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根据体重、健康状况等均衡分布原则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单个饲养于消化代谢笼。试验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2组均饲喂缺铁基础饲粮10 d,使仔猪处于临近贫血状态;第2阶段:对照组在缺铁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100 mg/kg的硫酸亚铁(以铁计),试验组额外添加100 mg/kg的甘氨酸亚铁(以铁计),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与添加硫酸亚铁相比,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有降低仔猪料重比的趋势(P0.10),降低了4.57%,但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10);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显著降低粪中的铁排出量和铁排出总量(P0.05),分别降低了23.11%和22.09%;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极显著提高铁表观消化率和表观代谢率(P0.01),分别提高了13.34%和22.42%;同时,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的铁饱和度和血液中的铁含量(P0.05)。综上,甘氨酸亚铁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血液铁含量,改善仔猪铁代谢状况,降低粪便铁排出量,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型补铁剂。  相似文献   
10.
猪乳中含有丰富的乳蛋白、乳脂、乳糖以及免疫球蛋白,是新生仔猪早期的唯一营养来源。仔猪出生后,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球蛋白摄入是确保其快速生长的先决条件。猪乳中的营养物质源于母体储备和饲粮摄入。因此,优化母猪饲粮营养水平是改善其泌乳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不同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饲料功能性添加剂)调控母猪泌乳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饲粮的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