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海南儋州、乐东、文昌等地采集土样,分离筛选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抑菌作用的木霉菌,并比较木霉易挥发性与难挥发性代谢物质的抑菌作用,测定无菌土中木霉与病原菌的种群变化。结果表明,从147份土样中分离出245株木霉,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效果的木霉菌10株,抑菌率63.1%~84.7%;这些木霉的难挥发性代谢物的抑菌效应明显优于挥发性代谢物;无菌土中,供试木霉菌有一定的定殖能力,能迅速地占领营养空间,抑制病原菌繁殖生长。  相似文献   
2.
海南西瓜三叶枯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三叶枯病是海南省西瓜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病害。通过对该病菌原培养特性,形态特征和寄主范围的测定,鉴定出西瓜三叶枯病的病原为极孢属。采用含毒介质法,进行了8种药剂对该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扑海因和代森锰锌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大蒜灰霉病的一些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病原菌等主范围、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这三方面的综合比较,明确了引起武汉市田间大蒜灰霉病病原菌为葱鳞葡萄孢(B.squamosa),引起武汉市蔬菜冷库蒜薹(蒜薹来源于河南和安徽)灰霉病病原菌为葱鳞葡萄孢和葱腐葡萄孢(B·allii),引起新疆蒜瓣腐烂的灰霉病病原菌为B.porri,B.porri的各种特性在国内尚属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B68对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枯草芽孢杆菌B68作用于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测定其抑菌效果和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对峙培养7 d后在平板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带,其宽度为0.5~1cm,培养10 d后仍然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B68无菌滤液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无菌滤液对病菌菌丝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对菌丝的消融、菌丝细胞的泡囊化;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使芽管扭曲.  相似文献   
5.
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鉴定及香蕉组培袋装苗防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对峙法比较海南省土壤中分离到的5株对香蕉枯萎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细菌,并进行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4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不同浓度S40的发酵滤液均可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生长.该拮抗菌发酵液可明显推迟组培袋装香蕉苗发病和死亡,不同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均大于70%.  相似文献   
6.
一种一品红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系列指标对一种一品红细菌性疫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研究。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某花圃一品红植株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疫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菌一品红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oinsettiicola(Patel Bhatt et Kulkami 1951)Dye 1978]。猩猩草(Euphora heterophylla)、铁海棠(Euphorbia millii)和木薯(Manihot esculenta)为国内新报道的接种寄主,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为国内外新报道的接种寄主。  相似文献   
7.
8.
描述了朱蕉枯尖病的症状,分离鉴定其病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朱蕉枯尖病由粘团镰刀菌(Fusarium conglutinans Wollenw.)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C,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最适pH值为5~10,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65℃。  相似文献   
9.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策略和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大类来源尤其是以病原物抗性基因为来源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各种病毒基因提供抗性的特点、局限性及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抑菌圈法,对10种杀细菌剂在火龙果茎腐病病原上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杜邦TM)、45%代森铵水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火龙果茎腐病病原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45%代森铵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到78.88%和71.42%,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0 2.477x,y=2.896 1.146x,EC50分别为0.4929,0.0240。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效果次之,抑制率达到66.67%,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0 1.040x,EC50值为2.5686。这3种药剂可作为火龙果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