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9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德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冀北冷凉一年一季旱作区。全县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石%,是典型山区县。县域上壤状况按国家分级标准为中下等,总体评价是缺磷少氮含钾中等,微量元素缺锌。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玉米占种植总面积的50%。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山区推广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山区推广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20年,承德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后劲不足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农民不愿向土地过多投入,农家肥施用越来越少,大量施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为今后深入了解掌握丝栗栲林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及其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取样调查以及室内分析得出的有机碳数据,利用双指数模型法,在Origin 8.6软件支持下拟合出活性碳含量以及有机碳矿化过程及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碳含量均呈现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以及4月较低,8月最高,之后逐月降低的时间变化特点。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虽然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含量相同的垂直剖面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但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更为一致,只有0—20cm表层土壤表现出显著性变化。[结论]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与微生物、温度和活性碳含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但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更为一致,二者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3.
北京低山地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北京低山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脲酶、过氧化氢酶以及多酚氧化酶的分析,探讨了供试土壤中3种酶活性状况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银湖夏季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2009年5~7月对银湖水质的连续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叶绿素a含量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银湖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叶绿素a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5月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大于7月,Ⅲ区靠近垂钓区叶绿素a含量最高;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银湖水质在夏季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总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与水温、溶解氧、pH值、总有机碳量呈正相关,而与总磷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徐敏  王晓梅  季延滨  王存  戴伟  潘宝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72-12274
[目的]研究养殖密度对革胡子鲶生长性能及血清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以体重(30.71±0.89)g革胡子鲶为试验对象,测定4种养殖密度(35、65、95、125 kg/m3)下革胡子鲶生长性能及血清补体C3、C4的变化。[结果]养殖60 d后,随着养殖密度升高,革胡子鲶终末重、日增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35 kg/m3与65 kg/m3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密度处理组间饵料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密度处理组(35 kg/m3与65 kg/m3)与高密度处理组(95 kg/m3与125 kg/m3)间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补体C3、C4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65 kg/m3可推荐为革胡子鲶的最佳养殖生产密度。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tDNA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本文概述了mtDNA的基本特征、遗传特点和用于系统分类的优点,并对mt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做了概括。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22±1)℃、pH 8.0~8.5、溶解氧7~8 mg/L下,对体质量(16.0±1.0) g凡纳滨对虾注射浓度为3.52×10-4 mmol/kg的微囊藻毒素20μL。分别于注射后0、2、4、8、16、24、48、72 h测定凡纳滨对虾死亡率,并取肝胰腺组织,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研究微囊藻毒素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相关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微囊藻毒素后,凡纳滨对虾72 h死亡率为13.33%;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8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于72 h达到最大值(4.02±0.02) nmol/mg(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72 h内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分别在2、4、8 h达到最高,随后活性逐渐降低,16 h后逐渐低于对照组,且活性均于72 h达到最低值。试验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导致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质过氧化反应逐渐增强并抑制凡纳滨对虾抗氧化相关酶活性,造成氧化应激,72 h内便会造成肝胰腺严重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贝类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导致贝类养殖海区时常发生天然饵料微藻匮乏现象。为通过人工投饵方式应急解决天然饵料微藻供应不足问题,采用压制法制备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以对其缓释性能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最佳制备条件为:复合藻粉、海藻酸钠和2%氯化钙溶液添加质量比为25∶5∶1.25,压制强度87.5 kg/cm2。此条件下制备的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在60目网袋中的平均缓释量为1.93 g/d(干质量),可满足17 cm/s流速下人工投喂需求。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富含10种水产动物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2.65%;含有6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粗脂肪比例为29.92%。由缓释性能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可见,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适合于自然海区人工投喂滤食性养殖贝类。  相似文献   
9.
镇稻10号,原名镇稻629,是江苏丘陵地区农科所用高产早熟中粳镇稻99与晚熟优质食味好的中间材料镇540杂交配组,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粳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审定。经多年的中间试验和示范示种,表现出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抗病力强、熟期适中、容易栽培、有较好增产潜力等优点。1主要特征特性1.1品质优良,食昧佳,稻米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京低山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脲酶、过氧化氢酶以及多酚氧化酶的分析,探讨了供试土壤中3种酶活性状况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性;3种土壤酶活性间具有良好相关性,显示了3种酶在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中的共性关系;土壤酶活性同多种土壤性质呈现良好相关性,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量对酶活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