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74篇
  38篇
综合类   24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寻求开发芦蒿和芹菜的新途径,为提高芦蒿和芹菜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芹菜和芦蒿为试材,提取后加入适量的硬脂酸和无机碱制成蔬菜皂,设计以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因素的正交实验,以pH值和洗涤效果为指标作正交分析,选择最佳配比及最佳工艺流程。[结果]蔬菜皂的最佳实验方案是:蔬菜提取液用量0.6g,硬脂酸用量1.0g,无机碱用量1.0g,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0min,按照此方案生产的蔬菜皂的洗涤效果为最佳,其黏度、pH值均符合要求。[结论]根据正交实验,得到了洗涤效果最佳的蔬菜皂;研究提出了开发芦蒿和芹菜功能性产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在广泛收集结缕草属(ZoysiaWild.)种质资源基础上,按照形态类型和地理分布,选取40份种质,采用电导法(EL)对其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在参试材料中除大穗结缕草和来自台湾岛海边沙地的沟叶结缕草外,其它种质都较天堂-419(对照)抗寒;在结缕草属内,抗寒性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耐寒性依次为日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长花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其中细叶类型的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抗寒性变异较大;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抗寒性变异与地理分布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分布在海边的种类和种质抗寒性明显较低;结缕草属及其中华结缕草的抗寒性与叶长、叶宽以及叶背面被毛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上。实验结果还表明,EL方法是评价结缕草属抗寒性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1935年卡尔·费休(Karl Fisher)提出利用非水溶液测定水分的容量分析方法,它是利用I2氧化S02时需要定量的水的原理去测定试样中的含水量.费休法在各类化学分析方法中,对水最为专一、最为准确,被许多国家定为标准分析方法,梅特勒DL31型水分滴定仪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食品等行业.在总结兽药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维护经验及其注意事项,供相同类型仪器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青藏高原的30份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筛选出的16对引物共获得了116个等位基因位点,92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率(PPB)为79.75%,多态性信息(PIC)含量为0.063~0.325,平均值为0.18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介于0.692~0.976,平均值为0.828。2)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804处,30份供试材料可聚为四大类,单独聚为一类的09-214表现出与其他材料较远的亲缘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UPGMA结果基本一致。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大部分材料的遗传背景较为单一,群体划分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部分保持一致。研究显示,供试种质材料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材料表现出相对独立的特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可为垂穗披碱草的保护利用、新品种的选育及优良基因的挖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蒙古口蘑担孢子萌发及初生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为试材,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担孢子及菌丝体形态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蒙古口蘑担孢子萌发及初生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口蘑担孢子呈肾形或椭圆形,大小约为(4~6)μm×(6~9)μm;担孢子在培养基上萌发出肉眼可见的微小菌落至少需要1周的时间;MS培养基中添加1.5g·L~(-1)酵母粉和1.5g·L~(-1)酸水解酪蛋白,对担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初生菌丝菌落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等有关特征,发现有5种明显不同类型的初生菌丝,分别为菌丝绒毛型、菌丝贴生型、菌丝稀薄型、成簇生长型、缓慢生长型。另外,采用rDNA-ITS方法、PCR产物测序及NCBI-Blast比对,证明试验材料为蒙古口蘑。该试验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菌丝体直接PCR的方法,为进行有关食用菌DNA分子方面研究提供了便利;该研究结果可为蒙古口蘑担孢子交配型研究提供依据,为珍稀食用菌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适应美国迪尔 9970采棉机和凯斯 2555采棉机对播种机具有要求,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中心研制出最新一代铺膜播种机 - - 2BMD- 20膜下滴灌铺管铺膜播种机。   2BMD- 20膜下滴灌铺管铺膜播种机主要用于与大马力拖拉机及采棉机相配套的棉花铺膜播种。 2BMD- 20膜下滴灌铺管铺膜播种机吸取了现阶段各种铺膜播种机的优点,并在许多结构上又有所创新,一次可完成平地、镇压、铺滴管、开膜沟、铺膜、压膜、膜边覆土、膜上打孔穴播、膜孔覆土及土带镇压等多种工序的联合作业。 1 主要技术参数   外型尺寸 (长×宽…  相似文献   
7.
1茎杆切碎还田机械发展现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小麦、玉米秸秆大部分用于还田。国外的茎秆还田机具结构大多为立式结构,具有机具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同时还有对秸秆根部进行处理加工的整株秸秆粉碎还田机具。目前国外茎秆还田机具普遍向宽幅、与大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方向发展,宽幅秸秆切碎还田机具采用液压折叠的方式进行运输。宽幅秸秆切碎还田机具在小范围的工作面内可以单独仿形,保证工作面内秸秆留茬高度一致。如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其茎秆切碎还田机幅宽由1.2m到5.4m,配套动力由50kW到180kW的规格齐全。其工作幅宽为5.4m…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8GSY-80A移动式滴灌供水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该机具备了常规过滤站的功能,集水泵、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为一体,动力由牵引机车提供,开拓了滴灌系统的新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提高草原黑蘑菌丝体生长速度,采用高压电晕电场诱变技术处理草原黑蘑原生质体,通过设置4、5、6、7 kV的电压,分别进行30、60、90、120、150、180、210、240、270 s的处理,统计致死率,结合拮抗试验,初步筛选快速生长的新型突变菌株。结果显示,电压为6、7 kV时致死率均为100%,电压为4、5 kV时可获得原生质体再生菌落,致死率为8.45%~81.69%,其中4 kV处理150 s时致死率最高,为81.69%,是获得突变菌株的最佳致死条件;通过再生菌落的形态观察及拮抗试验,获得14株突变菌株,经生长量及生长速率的测量,发现诱变菌株生长后期4 kV的电压较5 kV更有利于促进菌丝体的生长量,在4 kV和5 kV处理条件下获得了生长速度较CK提高的11株正向突变菌株。高压电晕电场诱变技术 可为草原黑蘑菌种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施氮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及抗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的影响,选取甘农3号和甘农9号紫花苜蓿品种,设4个施氮处理(N1,N2,N3,N4)和对照处理(N0),评价不同施氮水平下紫花苜蓿的受害程度,测定蓟马为害后紫花苜蓿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施氮后紫花苜蓿受蓟马为害的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