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泽是肉制品评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肉制品中加入发色剂可使产品色泽良好,提高产品品质。传统肉制品中通常添加亚硝酸盐等作为发色剂,其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通过综述肉制品发色剂的使用现状、新型肉制品的研发状况,展望肉制品发色剂的开发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2.
花生高油酸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籽粒油脂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高油酸的花生油脂稳定性好,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因此选育高油酸的花生材料和品种已成为目前花生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高油酸产生的分子机制、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高油酸花生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花生高油酸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RACE技术从花生叶片cDNA中克隆到了UDP-glucosyltransferase基因,命名为AhUGT83A1-like (Genbank注册号为KF411463)。该基因全长为1 530bp,ORF为1 380bp,编码460个氨基酸。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有保守的UDPGT结构域,并且与其它植物的UGT蛋白同源性较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hUGT83A1-like基因在高盐和低温处理的花生根和叶片中均上调表达;在干旱处理时,根中表达也受到显著上调,但叶片中表达量则有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AhUGT83A1-like可能参与了花生对干旱、低温和高盐的抗性调控。ABA处理结果表明,AhUGT83A1-like在花生根中对ABA响应明显,但在叶片中对ABA没有明显响应,表明该基因在花生根中对非生物胁迫的调控可能是以依赖ABA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在植物油脂合成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三个LPAT基因,分别命名为AhLPAT2,AhLPAT4和AhLPAT5.其中AhLPA72全长为1626bp,ORF为1164bp,理论分子量为43.2 kD,理论等电点为9.42;AhLPAT4全长为1618bp,ORF为1152bp,理论分子量为43.9 kD,理论等电点为9.23;AhLPA T5全长为1911bp,ORF为1137bp,理论分子量为43.7 kD,理论等电点为8.99.它们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依次为78%,65%和65%;与大豆的同源性分别是82%,80%和82%.将这三个基因在GenBank上注册,注册号分别为JN032677,KC160499,KC160500.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施钾量和施锌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索马铃薯需肥规律,保障马铃薯高产优质,以‘新大坪’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量为主处理,施锌量为副处理,研究不同钾肥和锌肥处理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增施钾肥和锌肥,可改善其结薯量、薯块质量、大薯率等性状,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其商品价值。不同施钾量和施锌量处理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钾肥和锌肥的交互效应不显著。综合比较,在施钾量180 kg/hm~2+施锌量9.0 kg/hm~2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施钾量90kg/hm~2+施锌量9.0 kg/hm~2的产量次之。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玉米秸秆高效利用和减少地膜污染,试验选择降解地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黑色全膜覆盖3个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降解膜的降解效果、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及对马铃薯的保墒增产技术。结果表明,黑色全膜覆盖处理具有良好的保温保墒效果,全生育期平均0~30 c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分别是11.15%和19.78℃,较降解地膜覆盖处理高0.30个百分点和0.51℃,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高1.12个百分点和1.67℃,但增产效果低于玉米整秆带状覆盖;降解地膜覆盖处理的保温保墒和增产效果表现较差,也没有完全降解。各处理以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的产量为最高,是33 538 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处理增产1 379 kg/hm~2,增产率为4.29%;较降解地膜覆盖处理增产6 030 kg/hm~2,增产率为21.92%;较露地种植(CK)增产8 720 kg/hm~2,增产率为35.13%。因此,在安定区应继续加大对降解膜的试验研究,积极开展秸秆覆盖技术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花生株型的遗传机制了解不深。本研究利用来源于花育28和P76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控制花生主茎高(MSH)、第一侧枝长(FBL)和分枝数(BN)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定位分析。该图谱包含2266个SNP和68个SSR,总遗传距离为2586.37cM。相邻标记间平均间距为2.25cM。研究发现MSH分别与BN(r=0.354)、FBL(r=0.854)高度相关。QTL分析检测到18个加性QTL位点(4个与MSH相关,5个与FBL相关,9个与BN相关),分布于10个染色体。大多数QTL位点只在一个环境下检测到,其中主茎高相关位点qMSHA01.1,第一侧枝长相关位点qFBLA01.2,分枝数相关位点qBNB07.1和qBNB07.2在两个环境下均能检测到。另外,针对MSH、FBL、BN,共有24对上位性QTL被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均低于10%。以上结果将为花生株型相关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花生品种脂肪酸组成及其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个花生品种(系)为研究材料,对其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花生品种(系)种子总油脂含量差异不大,平均为51.34%。主要检测到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花生烯酸、二十四烷酸8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最高,品系E1高达85.61%,品系E11的油酸含量最低,仅为37.12%。含量仅次于油酸的是亚油酸,含量在1.44%~37.11%之间,其中品系E11的亚油酸含量最高,品系E1含量最低。同时,选取其中4个品种(系)进行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和脂肪酸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含量持续积累,呈先快后慢趋势,部分品系在后期油脂含量略有下降。硬脂酸含量逐渐升高,棕榈酸含量逐渐降低。油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亚油酸相反,说明油酸含量的增加可能由于生成亚油酸脂肪酸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盐胁迫的响应和适应过程中,植物会产生许多生理生化反应,许多基因被激活,导致大量参与盐胁迫的蛋白质的积累.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主要由特定的转录因子(TF)调控,转录因子通常可以激活或抑制多个靶基因的转录.目前已发现多个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对它们调控的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也有很多研究.转录因子及其顺式作用元件不仅是基因表达的分子开关,而且在信号传导过程中是信号转导通路的终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重点总结了参与植物盐胁迫调控的几类转录因子,包括NAC、bZIP和bHLH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