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1篇
  11篇
综合类   81篇
园艺   5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倍性间杂种胚败育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白菜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处理后的‘苏州青’白菜为材料, 通过RT2PCR和RACE技术, 获得了白菜病程相关蛋白PR-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与甘蓝型油菜PR-1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 , 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78% , 与其它植物的同源性为57%~60%。Southern杂交表明该基因在白菜基因组中的拷贝数至少为2个。半定量RT2PCR分析表明, 2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12 h, 该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白菜自交系‘A03’种子,根据M1代植株发芽率、成活率、育性及M2代成活率,筛选出适宜的EMS诱变浓度为0.4%。采取EMS种子诱变1次、EMS种子诱变2次及EMS花蕾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方法构建了含有4 253个家系及相应自交M2代种子的大白菜突变体库。在该突变体库M2群体中分别对苗期6 404株幼苗及莲座期7 756个单株的叶片性状进行了形态学调查,总的表型变异频率高达37.62%和26.33%。  相似文献   
4.
FISH技术在大白菜初级三体额外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三体是非常重要的遗传材料,在基因、连锁群和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及染色体工程育种等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程祝宽等,2000),但采用传统的核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菊苣根株的大小、栽培方式、温度、湿度等是对芽球产量,品质影响较大的因子.晶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强,根株粗大,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大,产量高.红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弱,根株细小,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小,产量低.根株越大,单个芽球的产量越高,反之越低.单位面积芽球的产量随着根株级别的升高而下降,反之越高.即单位面积二级根芽球的产量一级根芽球的产量特级根芽球的产量,生产上建议以培育直径为3~5 cm的一级根、二级根作为菊苣软化栽培的最佳根株.软化栽培温度以15~18℃、相对湿度(95士5)%为宜.水培水层高度为软化前5天深度1 cm,之后深度8 cm为宜.温室土培的芽球产量较高,且芽球较大较紧实,但易附着泥土.水培的菊苣,芽球个体相对较小,芽球比较疏松,芽体洁净.水培设施简单,操作容易,芽球干净,易清洗,易被人们采用.在日光温室 阳畦的软化栽培中,以白天掀苫、夜晚放苫的管理方式最佳.通过对以上芽球菊苣栽培管理中不同影响因子与芽球产量的关系研究,建立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菊苣生产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杂种一代在氮素吸收方面的优势,研究了不同氮效率茄子基因型及其杂种 F1的氮素吸收特性。试验以3个典型氮效率的茄子基因型及其F1代为材料,研究其在正常供氮和低氮胁迫条件下的根系体积、根系干重、氮素吸收总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结果表明,与高氮低效-低氮低效基因型L相比,氮高效基因型H1、H2的单株根系体积、根系干重、根系活力以及氮素吸收总量均较大; 且具有较高的硝酸还原酶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三个杂交组合F1-1(L×H1)、F1-2(L×H2)和F1-3(H1×H2)的单株根系体积、根系干重、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以及氮素吸收总量的中亲优势(Hm)和超亲优势(Hp)多为正向优势; 其中,组合F1-3杂种优势最为明显。利用杂种在氮素吸收方面的优势,对于改善植株体内的氮代谢水平进而提高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抽薹开花时间是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的重要性状,未熟抽薹直接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添加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4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AT4系列为材料,结合抽薹性鉴定,获得了45株耐抽薹和15株易抽薹植株;利用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cDNA-AFLP)技术,对不同春化处理的耐抽薹和易抽薹植株叶片差异表达片段进行分离,获得了126条与抽薹性相关的差异表达条带,这些差异包括条带的有无和表达量的差异;通过差异条带回收、克隆和测序,获得了74条差异表达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61条差异表达序列具有同源序列,其中41条差异表达序列功能预测涉及代谢、能量、细胞物质运输、信号转导、表达调控、DNA修饰、细胞周期等,20条差异表达序列功能未知;13条在NCBI中找不到同源序列,可能是一些新基因.本研究获得了耐抽薹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为耐抽薹大白菜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新材料;同时获得了耐抽薹和易抽薹材料间的差异表达序列,为获得影响大白菜抽薹性的关键基因,揭示大白菜抽薹开花机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甘蓝制种中花期调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优良黄瓜砧木新品种,以黑籽南瓜嫁接黄瓜为对照,对4种新砧木嫁接黄瓜的光合能力、生理指标、植株长势和产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ZA2和ZB1两种砧木嫁接黄瓜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利用光能的范围较广,且表观量子效率高,分别为0.049 5和0.049 4μmol.μmol-1,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ZA2、ZB1和ZB3嫁接黄瓜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ZA2和ZB1嫁接的黄瓜比对照的茎更粗壮,抗霜霉病能力更强;ZA2和ZB1两种砧木嫁接的黄瓜平均单株产量为3 688.9和3 383.3g,分别比对照高出26.3%和15.8%,ZB2和ZB3嫁接黄瓜的光合能力及平均单株产量均不及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